Sunday, September 19, 2021

悼先夫. PB

 有一種人⋯⋯

~悼先夫~


有一種人,具有無比强靱的意志力和鍥而不捨的毅力,努力向標竿邁進,不被其他事務所干擾、阻礙,不管費時多久,大都能達到目的,這就是你!

有一種人,不屈服於惡劣環境,一生一世經歷重重困難、挫折、失敗,跌倒又爬起來,而終能出頭,這就是你!

有一種人,追求完美,止於至善,對自己要求甚高,對別人也有高標準,雖有時遭到批評抱怨,但是最終提高對方的能力,發揮他們的才情,造就人才,真心被感恩。這就是你!

有一種人,嚴肅的面孔下,包藏著豐富的愛,却不知道如何表達,以致於無法與人拉近距離,那就是你!
有一種人 ,非常聰明有自信,擁有無盡的精力,不斷往前衝,而成就了許多益人惠己的事,那就是你!

有一種人,懐有許多大志和夢想,又用行動力把它們一一實現出來,那就是你!

有一種人,每時每刻,頭腦永遠在忙碌運轉,使計謀出色,方向正確,那就是你!

有一種人,速度飛快,不論是思想或是作事,使人無法趕上,他的先知先見常常不被暸解,被抱怨,那就是你!

有一種人,克己自制,不求自己享受,生活簡單樸實,雖富而不奢侈,粗衣淡飯,自得其樂,那就是你!

有一種人,凡事都要躬親經驗,忙得不亦樂乎,那就是你!

有一種人,頭腦像電腦,儲存著驚人的資料,隨時可以取得,舉一反三,那就是你!

有一種人,性格害羞,拙口笨舌,在社交場合不是能手,那就是你!

有一種人,在經過五十年的磨合,深愔牽手的長處和短處,有欣賞,有抱怨,全部照單全收,那就是我!

今日是你逝世一週年,哀哉,天人相隔,思念你,思念你的身影、你的穏健、你的諍言、你的關愛,你在世時我以為你是永遠守護在我身邊的強人,take you for granted  , 沒能好好照顧你,體貼你,珍惜你,在此致上我無限的歉意和後悔。

希望你在天之𤫊,蒙主恩寵,有一天我們將會在天上團圓,請等待! 錦雲(9/20/2021)


~~~~~~~~~~~~
 
妳的追思寶鼎兄ㄧ文,道出了他的生為人的個性。其實他唯一的缺點——木訥,妳卻有健談及一顆關心他人的優點,兩相互補。賢伉儷在我們的心中,正是一對完美無瑕的夫妻。

 

有句台灣俗諺:「睏破三張蓆,麻抓不到身旁人」,然而妳與寶鼎兄五十年的夫妻,卻能鉅細彌遺地道出了他的為人,他的個性。正反映出妳對他的細心照顧與真愛。不須要自責與後悔。況且妳還有兩位孝順和出色的公子給妳帶來可愛的孫女、兒們,妳就享受含飴弄孫之樂吧!
人的生命,有時似雪崩,有時似冰溶,卻是殊途同歸。正如妳所言遲早一日您們終將在天堂再相聚。再團圓。
願主保佑。


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自序. PB

 自序


先父一生致力於佛教的弘揚,言教、身教,風塵僕僕,從大城到小偏鄉無不親身參與,晩年深覺文字立言的重要,乃開始著手寫書,不幸中途往生,留下未能完成的遺作,無法出書,實在遺憾。母親是個才女,一生有很多精彩的回憶,常常說要把它們寫下來,可惜夢想未能成真。


我雖畢業於中文系,但是比較偏重於古文的欣賞和文字學的研究,來美後,有些台灣人社團出版刊物,向我邀稿,我卻無法寫出在質和量都令人滿意的文章,教會劉照男教授常常拜託我:「篇幅太短了,能不能再寫長一點?」,其夫人——張秀美女士好像有先見之明,屢次向我勸告:「上帝给你的恩賜,如果不用,祂是會收回去的喔!」


直到2010 年,我退休後,無所事事,聽許多作家們談他們的創作經驗,是那麼快樂,無法形容,我也想要來拿筆寫作,同時並留下一些足跡給後代。


他們都說寫愛情故事最容易,剛開始寫作的人不妨從這裡開始,許多塵封已久的回憶不禁浮現在腦海裏,彼時的那些人物開始在我的筆端跳躍起來,欲罷不能,有笑、有涙、有歌、有歎息⋯⋯懷念之情油然而生,無法消去。


我的人生起起落落,在台灣時,任中文系助教,一心只希望努力進修,取得更高學位作個大學教授,沒想到命運捉弄,把我移植到太平洋的另一岸——美國這邊來。最初幾年享受到作少奶奶的悠閒無憂,之後,先生改變他的人生規劃,進入了商場,把我也拉下,我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隨著他踏入了真實世界,看到許多不同的人和他們的故事,每個人物都很特殊,與他們互動,了解更深,令我難忘。


我發現自己對「人」是那麼有興趣,「人性」真是錯綜複雜,我喜愛觀察人,體會他們的感情,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決定,看故事的發展。雖然都是小人物,卻都有血有涙,驅使我用慈悲心來看待。


我很感謝上帝,賜給我良善,愛満盈溢的父母親,他們盡己所能,愛子女,愛世人,以智慧和行動表現,是台灣小社區裏的精神支柱,我印象良深也得到潛移默化。我也要感謝先夫鄭寶鼎給我的鼓勵,他在讀完我每一篇草稿後給我很有建設性的建議,我能夠從一篇文章寫起而持續至今百篇,由沒有自信而進入肯定自己在這方面的恩賜,都要歸功於他。最後要感謝太平洋時報,持續讓我在時報上的文藝版有發揮的餘地。


這些故事和文章,記錄了我在人生道路上的痕跡,從今看古,更加暸解自己。我很慶幸能夠把它們收集出版,不再有家父家母的遺憾。(2021)

Friday, September 3, 2021

句子填空

一朋友是小學語文老師,他說現在學生的語文水平連他這當老師的都不得不服。

學校語文考試句子填空,看看小學生們是怎樣對出下句的……


[三個臭皮匠] 學生填

[味道都一樣]


[窮則獨善其身] 學生填

[富則妻妾成群]


[天若有情天亦老] 學生填

[人若有情死得早]


[葡萄美酒夜光杯] 學生填

[錢多美女一大堆]


[兩情若是長久時] 學生填

[正是應該同居時]


[書到用時方恨少] 學生填

[錢到月底不夠了]


[清水出芙蓉] 學生填

[亂世出英雄]


[問君能有幾多愁] 學生填

[恰似一壺二鍋頭]


[想當年,金戈鐵馬] 學生填

[看今朝,死纏爛打]


這個更絕了!


[東風無力百花殘]    學生填

[人參補腎固精丸]


笑翻一堆老骨頭,氣死一群語文老師……

暈哦!!!

Sunday, August 29, 2021

仙拚仙

這個故事🈶️意思。🤗🤓😎 一個女人去購物。 在收銀台,她打開錢包付款。 收銀員注意到她的錢包裡有一個電視遙控器。 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問道: “你總是隨身帶著你的電視遙控器嗎?😕” 她回答說:“不是,不是每次,但是今天我老公因為足球比賽不肯陪我逛街,所以我拿了遙控器。”😳😳😳 *教訓:陪伴和支持你妻子的愛好......*🙍🙍🙍🙍🙍🙍🙍 故事還在繼續……😏 收銀員笑了笑,接著把那位女士買的所有東西都退了回去。 她對店員這一行為感到驚訝,質問收銀員他在做什麼?😲😲😲 他說:“你老公鎖了你的信用卡……”😲😲😲😲😲😲 *教訓:永遠尊重你丈夫的愛好。* 😒😒😒😒😒😒😒😒 故事還在繼續……🤔 妻子從錢包裡拿出丈夫的信用卡刷了一遍。 不幸的是,他沒有阻止自己的卡。😂😂😂 *教訓:不要低估你妻子的力量和智慧..*😬 故事還在繼續……😆 刷卡後,機器提示“輸入發送到您手機的密碼”......😁 *教訓:當一個人有危機傾向時,系統機器有足夠智力來拯救他!* 故事還在繼續……🙄 她對自己笑了笑,伸手去拿錢包裡響起的手機。😂 顯示轉發短信的是她丈夫的電話。😂 她在拿走遙控器時就一併拿走了丈夫的電話,確定他在她購物時不會打電話給她。 她買完了東西,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教訓:不要小看一個絕望的女人!*😷😷😷😷😷 故事還在繼續…… 回到家,他的車不見了。😈😈😈😈😈 門上貼了一張便條 “找不到遙控器。和男孩們一起出去看英超比賽。會很晚回家。有什麼需要給我打電話”。😇😇😇 該死的......他帶著房子的鑰匙離開了。 😂😂😂 *教訓:不要試圖控制妳的丈夫。 因為結果妳總會輸。 😯😯😯😯😯😯😯😯 *祝在座的所有男士國際男士節快樂*。 我們感謝我們所有人🕺🏾

Tuesday, August 24, 2021

那個我最恨的人,成了救我的人

羅迪克是一個英國戰俘,一次他不幸被俘。 和許多戰俘一樣,他被押送到了一座德國集中營。 集中營裡有近千名戰俘,全部是英國戰俘。 他們被迫忍受著非人待遇,天天像牲口似的,從事著沉重的勞動。 幸運的事,羅迪克是英軍一名汽車兵,德國集中營的納粹兵裡缺少汽車兵,就在集中營的戰俘中招募司機。 當然,其實戰俘裡也有不少汽車兵,但卻沒人願意為納粹開車。因為,開車的任務是,專門運送每天被餓死或被殺害的戰友。 但是,羅迪克對此卻有很高的熱情,他表示自己很樂意幹好這件事。 羅迪克終於當了納粹司機,然後變得粗暴殘忍。不僅對戰俘們吆五喝六,拳打腳踢。甚至,有的戰俘明明還沒死,他竟會扔他們上車。 顯然其它戰俘們非常憎恨他,並以各種方式警告羅迪克,羅迪克聽後,依然我行我素,戰俘們惡狠狠罵他:賣國賊,走狗。 此時納粹卻越來越喜歡羅迪克,羅迪克獲得集中營的高度信任。一開始,羅迪克駕車出集中營的時候,納粹兵一定會押車,監視他的舉動。後來納粹索性由他一個人出入了。羅迪克的戰友也在暗地裡襲擊他,好幾次他險些被昔日戰友打死。 在一次被瘋狂的毆打之後,羅迪克永遠失去了一隻手,同時也失去了利用價值。再也無法繼續開車的他,像扔破麻袋似的,被納粹拋棄了。 沒有了納粹的保護,羅迪克陷入了戰俘們無情的報復之中。一個雨天,他在孤獨淒慘的境況下,死在了集中營一個陰濕的牆角裡。 六十年過去了,羅迪克家鄉的人們,似乎早已不記得他了;羅迪克家族的族人,好像刻意在迴避著關於他的一切。 羅迪克就這樣被淹沒在了歲月的塵埃裡。 然而忽然一天,英國一家發行量不小的報紙,報紙顯著的位置上,登載了一篇題為《救我的人,是我最恨的人》的文章: 集中營裡有一個叫羅迪克的叛徒,甘願為納粹賣命。那天,生病的我並沒有死,他卻強行把我扔上卡車,對納粹說準備把我埋掉。 可是,令我震驚的是,車到半路,羅迪克停了車,扛起奄奄一息的我,放到一棵大樹的隱蔽處,並留下了幾塊黑麵包和一壺水,急促的對我說,如果你能活著,請來看這棵樹。然後,他就急匆匆開車走了。 登載這則篇幅很短的故事不久,報社陸續接到不少電話。 無一例外,打電話的人都是二戰老兵,而且是曾經不幸成為戰俘的老兵。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無一例外,這十二位來電話的老兵,來自同一座集中營,那座羅迪克所在的集中營。 十二個老兵敘述的故事,幾乎都是報上登載的那個故事的翻版:他們被羅迪克放在一棵大樹下,然後,因此而死裡逃生。 尤其令人注意的是,每當羅迪克駕車離開時,對每一個戰友說的都是,如果你活著,請來看這棵樹。 編寫並推薦登載這篇稿子的,是一位從戰爭中走過來的老編輯。憑職業嗅覺,敏感的他判定,這棵被羅迪克反覆提到的樹,一定大有內容。 老編輯立即組織了十三位老兵,沿著當年死裡逃生的路線,去尋找那棵無法判定是否還存在的大樹。當一行人來到目的地,山谷依舊,大樹依舊。一個老兵率先撲進大樹的懷抱,啜泣中,他在樹洞裡找到只早已鏽蝕了的鐵盒子。 當人們七手八腳取出並打開了盒子。一本破損的日記本和很多張泛黃、發霉的照片赫然呈現在大家眼前。 他們小心翼翼的翻開了日記本: 今天我又救出了一位戰友,這已經是第28個了. . . 但願他能活下去. . . 今天又有20位戰友死去. . . 昨天深夜,戰友們又一次狠狠的打了我. . . 可我一定要堅持下去,無論如何也不說出真相,那樣,我還能救出更多的人. . . 親愛的戰友們,我只有一個唯一的希望,如果你活著,請來看看這棵樹。 老編輯的聲音早已哽噎,老兵們的淚流早已滿面。站在樹下的每一個頭髮花白的人,直到此時才完全清楚,羅迪克一共救了三十六名英國戰俘。 今天,仍然活在世界上的,也許還不止眼前的十三個。留在樹洞裡的關於戰俘集中營的日記和照片,是他留給世界揭露控訴納粹罪惡的鐵證。與老兵們分手不久,老編輯所在的那家報紙,很快登載了他采寫的羅迪克感人事蹟。 那處沉寂的山谷和那棵不倒的大樹周圍,因為報導而熱鬧了起來。許多人紛紛自發的來到這裡,祭奠羅迪克,表達對他的敬仰。理所當然的,羅迪克成為了一名國民英雄。 一個作家來到這座山谷,將不知名野花紮成的花束,放在了簡樸的紀念碑上,並在大樹下坐了許久。 後來,他在自己的一本書裡寫過一段話。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告訴人們:完美需要代價,而為完美付出代價,沒有堅韌不拔忍辱負重精神,絕對做不到。 渴望完美的人生,是每一個人的權力。有時,這種完美因為環境所脅迫,它的表現形式,竟會那樣的相悖於最初的願望,因此造成的誤解甚至敵視,一定會形成一種強大的社會壓力。 而能夠為了完美的崇高使命,始終忍辱負重的人,他的名字終將成為完美的旗幟而高揚,讓後人永誌不忘。 ps: 讓我想到,耶穌說的:你右手做的不要讓左手知道,雖然情況不同,但都是暗中行善的人,世界越黑暗,暗中行善的就越多, 這是光明與邪惡之爭,讓我們為這些在黑暗中默默行善的人,致上最高敬意!

換  位

知道別人離了婚,非得要問清楚,到底是誰先犯了錯?      看到別人穿著假名牌,總要故意問一句,在哪裡買的?      明知道別人有難言之隱,卻還是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討論,這種人自以為很聰明,其實不過是欠缺修養。      有句話說的好:「明知不問是修養,看穿不言是智慧,在別人難堪的時候,保持明知不問,是一種善良。」      說說我前年在餐廳吃飯的一次經歷....……      那天,我旁邊坐著一位老伯伯,老伯伯吃完飯,準備拿著帳單去付錢。      可突然發現找不到錢,全身摸了一遍,口袋一個個掏出來也沒找著,開始著急不安起來。      餐廳老闆見狀走過來:「阿伯,怎麼了?」      老伯伯不知所措地說:「我口袋裡的200元...... 掉了。」      老闆聽完,故作驚訝地說:「剛剛有一位客人撿到200元寄放在我這邊,是您掉的吧,這還給你。」      說著便從收銀機裡面抽出200元給了老伯伯。      實際上,那200元是老闆自己的錢,我跟朋友聊天都誇老闆做得好。      朋友卻不以為意的說:「不就200元的事情,如果我是老闆,我直接給他免費。」      我搖著頭說:「重要的不是那200元,那一頓飯的錢,而是這位老闆懂得給人家留下體面,懂得照顧人家的感受。」      小時候市場一位包子鋪老闆的暖心之舉,讓我倍受感動。      為了讓前來用餐的獨居老人家能多吃一個包子,這位老闆故意把包子給壓得扁一點。      老人家看到袋子裡的包子多了一個,就告訴老闆:「 老闆,你拿錯了,多給了一個。」      老闆說:「沒錯沒錯,這個包子壓壞了,賣不掉了,你拿去吃吧!」      老人家聽到老闆這樣說,便開心地端著包子去旁邊座位上吃了。      若是直接把完好的包子送給對方,難免會讓人感覺到自己在被同情。      老闆的一個小細節,溫暖的維護了別人的自尊,背後何嘗不是一種良苦用心。      在人生旅途中,沒有人能夠一直順風順水,總會有遭遇低潮的時候。      能夠看穿別人的窘迫,卻不大聲喧嘩,是一份難得的體貼。      能夠細心地察覺別人的難處,默默地給予支持,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善良。      真正的關心,不是表面的噓寒問暖,而是那些細節的溫度。      知人不必言盡,給別人留一分體面。 助人無需張揚,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就好了。我始終相信,能夠做到不讓別人難堪,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Sunday, August 22, 2021

法庭上的笑話

 今天笑了沒?以下都是真實的哦!

楊肅民退休前是中國時報社會組主任,主跑司法,他傳出來的分享,非常有趣。

下面是跑司法線的記者所傳的一些典型實錄。

是實際發生在法庭上(一堆奇葩!!!)並且被在法庭記者記錄下來後集合出的一些對話。

*********************

法官:你幾月幾號生日?

被告:7月18號。

法官:那一年?

被告:每一年。

******************

法官:你說的這個「重症肌無力症」,它會影響你的記憶嗎?

被告:會。

法官:它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影響你的記憶?

被告:我會忘記事情。

法官:你會忘記事情?你能舉一些例子關於你忘記的事情嗎?

******************

法官:所以,醫生,當一個人在睡夢中死去,他到隔天早上才會知道,對不對?

被告:你真的有通過法官資格考試嗎?

******************

法官:你最小的那個兒子,20歲的那個,他現在幾歲?

被告:20,就跟你的IQ一樣。

******************

法官:在你這張照片被拍攝的當下,你有在現場嗎?

被告:你在唬我嗎?

******************

法官:她有三個小孩,對嗎?

被告:是。

法官:幾個是男的?

被告:零。

法官:那幾個是女的?

被告:庭上,我覺得我需要一個不同的法官。我可以換法官嗎?

******************

法官:你的第一段婚姻是怎麼結束的。

被告:一方死亡。

法官:那一方死亡?

被告:你猜猜看。

******************

法官:醫生,你所執行的驗屍解剖中,有多少是對死人進行的?

被告:全部。活的人太會抵抗,而且我沒有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