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這是一篇根據內容,整理出的約十分鐘精華文章,旨在闡述黃瑞德校長的受騙經歷與詐騙集團所使用的七大套路:
---
**2025年台灣新型騙局:退休校長的兩千萬血淚教訓**
萬騙均從小利起…
這是一個關於一位自詡精明、具遠見的退休國中校長黃瑞德,如何在一場精密設計的騙局中,親手將畢生積蓄與房產,總計近兩千萬資產投入他眼中「改變人類未來」的計畫,最終卻發現那只是由AI與人心構築的「屠宰場」的悲慘故事。黃校長的經歷揭露了即將在2025年席捲全台的七大環環相扣的高知識圈套。
**黃校長的自傲與初始陷阱**
黃瑞德校長,72歲,是台北市一所明星國中的退休校長,一生以帶出社會棟樑、精準理財及不與時代脫節為傲。他甚至曾在樂齡中心開辦多場防詐騙講座,卻諷刺地成為被騙最慘的「學生」,付出兩千萬與破碎家庭的代價。
這場騙局並非始於粗劣的電話,而是一場格調高雅、充滿智慧光芒的講座。2024年秋天,黃校長收到老同事轉發的「未來方舟」邀請函,主題是「後人類時代,基因科技與您的百歲人生」。講座地點選在信義區頂級商辦大樓的頂層會議中心,現場多是大學教授、退休醫師、企業顧問等「有學識的體面人」,瀰漫著精英同溫層的舒適感。
主講人陳文號,自稱是「未來方舟」的首席知識官,同時也是「未來學博士」。他的演講水平極高,從《自然》期刊的端粒酶研究到加州理工學院的基因編輯突破,描繪了人類壽命在2030年可輕鬆突破百歲的宏偉藍圖。他全程未提「錢」字,只談「未來」,精準擊中黃校長內心深處對衰老的恐懼與不落伍於時代的渴望。
**七大套路逐一拆解:**
1. **知識共鳴的社群滲透**
講座後,黃校長被陳老師邀請加入一個名為「未來學者俱樂部」的Line群組。這個不到50人的群組成員背景顯赫,有台大退休教授、榮總主任醫師、上市高管等,群內沒有早安圖、養生謠言或商品連結,而是純粹的學術沙龍。陳老師每日分享頂尖刊物的編譯文章,討論從元宇宙到底層邏輯到量子計算等前沿話題。黃校長沉迷其中,他的發言常受陳老師高度讚揚,讓他感到被頂尖同儕認可的虛榮與「走在時代最前沿」的錯覺。他開始在家中引述群內觀點,甚至打斷在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擔任副總的兒子,稱其傳統金融思維過時。兒子雖提出警示,但他只覺得兒子「眼界太窄」,被精心構建的「資訊繭房」牢牢包裹。
2. **權威包裝**
一個月後,陳老師宣布「未來方舟」首個實體項目「AI健康管理體驗中心」落成,邀請黃校長等20位「創始會員」內部體驗。體驗中心位於信義區最顯赫的摩天大樓35樓,設計奢華前衛。陳老師介紹了兩位「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歸國博士」和「史丹佛大學基因工程學博士後」,進一步強化其權威形象。
3. **小利誘惑**
兩位博士介紹了他們研發的「神盾AI康手環」,聲稱內含微電流皮下生物阻抗感測芯片,能24小時監測300多項生理數據,甚至能預測早期癌細胞異場波動。這項技術的準確率據稱超越醫院體檢,能「防病於未然」。手環市價12萬元,創始會員可享6萬元內部價,或一次繳清兩年費用72000元即可終身使用。黃校長幾乎沒有猶豫,當場刷卡選擇終身方案。
手環發出的第一份報告精準預警了他的心律不整(曾在大醫院查出)。第二週的報告甚至準確預測他因天氣變化引發的右膝關節酸脹。這些「精準體驗」徹底打消了他對技術的所有疑慮。然而,他的兒子卻提出警示:心律不整資訊可能來自他購買醫療保險時被合法買賣的個資;膝蓋疼是幾十年老毛病,所謂氣象模型只是天氣預報,將常識包裝成高科技來獲取信任;最重要的是,「神盾AI」在任何國際學術期刊或專利網站上都查無此團隊與技術的任何資訊。黃校長對兒子的提醒惱羞成怒,認為兒子否定他的判斷力,限制了他的想像力,從此父子關係產生裂痕。
4. **高額綁定**
在黃校長與家人產生裂痕後,陳老師的關懷顯得愈發溫暖。他透露「神盾AI」只是「未來方舟」宏偉藍圖的一小部分,其背後有一個更龐大的「量子醫療投資計畫」,正進行「天使輪融資」,只對最信任的20位創始會員開放。該計畫名為「天使一號 瑞士量子糾纏通訊醫療項目」,目標是收購一家掌握核心專利的瑞士公司,預計成功後將顛覆全球醫療產業,市場價值達萬億。天使額度為兩億新台幣,每人最多可認購一千萬,最低一百萬。陳老師承諾投資人將獲得公司0.05%原始股,預計三年後納斯達克上市,回報將是「百倍以上」,年化最低收益30%且按季分紅。黃校長被「百倍回報」和「天使融資」衝昏頭腦,投入一百萬積蓄。他每天透過專屬APP看到資產穩定增長,還收到第一筆七萬五千元分紅,並成功提領兩次共五萬元紅利,讓他徹底相信。
5. **隔離家人**
臨走前,陳老師特別叮囑黃校長對這項投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絕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包括家人。他解釋說,顛覆性技術會觸動舊勢力利益(如醫院、藥廠、金融業),會遭受破壞;消息走漏也會引發不必要的市場波動和監管審查。這讓黃校長產生一種「身負秘密使命的特工」的悲壯感,巨大利益誘惑與使命感徹底摧毀了他的理性。
6. **製造危機與催逼加碼**
黃校長的貪念瘋狂滋長,認為一百萬本金太少。他瞞著家人,將名下市值一千五百萬的新店公寓抵押,貸出八百萬元。加上其他存款,湊足九百萬元。就在他拿到貸款第二天,陳老師電話告知「收購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但需在一週內追加資金「完成最後併購」,緊急啟動「天使二號計畫」,聲稱這是「最後一班車」。黃校長將九百萬元全部匯入,幻想三年後身家過億。
兩週後,美夢突醒。陳老師發布緊急通知,稱因項目顛覆性太強,觸動美國傳統醫療和金融集團利益,聯合美國金融監管機構SEC惡意調查,並僱用國際黑客組織攻擊伺服器,導致全部資金被臨時凍結。陳老師表現出痛心疾首的「悲壯」姿態,將投資人的憤怒轉化為對他的同情和支持。他提出解決方案:籌集四千萬新台幣「反制訴訟保證金」,用於律師團與網絡安全團隊,承諾資金解鎖後將雙倍返還。群組內的「教授」、「醫師」們紛紛表示願意追加投資,營造出萬眾一心、共度難關的氣氛。黃校長被「沉沒成本謬誤」所困,為撈回已投入的九百萬,開始瘋狂想辦法湊錢。
7. **終極收割**
正當黃校長為籌錢焦頭爛額之際,一個陌生號碼打來視訊電話,螢幕上竟是他遠在美國讀大學的寶貝孫子小傑。視訊裡的小傑鼻青臉腫、嘴角帶血,聲稱與同學在外惹到當地華人幫派,被扣押,對方要求五百萬新台幣和解金,限時十分鐘聯絡家人,一小時內匯到香港個人帳戶,並威脅不可報警。黃校長心急如焚,雖仍有一絲防備,但當他試探性地問了幾個只有爺孫倆才知道的私密問題,小傑竟能毫不猶豫地精準回答。黃校長最後一絲懷疑徹底崩塌,他不知道這是騙子透過長期監控他的社交媒體,甚至侵入其電腦手機,掌握所有家庭資訊,並用AI換臉換聲技術深度偽造的。
他像瘋了一樣,衝進書房翻出最後的養老備用金存摺、老伴的首飾、散落的外幣現鈔,並用市價賣出所有股票。他跑了多家銀行,湊齊近四百八十萬元,不顧銀行員「香港個人帳戶、金額這麼大,會不會是詐騙?」的提醒,大吼「這是救命的錢!」最終將畢生最後的血汗錢匯給了「綁匪」。
匯款後,黃校長打電話給兒子報平安,卻聽到兒子困惑而震驚地說:「你到底在說什麼東西?小傑上個禮拜就放春假回台灣了啊,他現在就在我旁邊打電動!」。這一刻,黃校長的大腦轟然引爆,所有聲音和畫面瞬間消失。他衝到兒子家門口,看到安然無恙的孫子小傑,嘴裡還嚼著薯片。他才明白自己不過是從那場高雅講座開始,一步步被精心養肥,最終連骨帶肉被啃食殆盡的「笨豬」。
**悲慘的結局與沉痛的教訓**
當晚,「未來方舟」的一切都從網絡蒸發了,官網無效,APP無法登錄,Line群組顯示不存在,陳老師與所有「教授博士」們消失得無影無蹤。黃校長的老伴得知畢生積蓄與為兒子準備的婚房都沒了之後,當場氣攻心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被送進加護病房。兒子俊彥拿著銀行催款單和律師函,父子間只剩下冰冷的債務關係。黃校長一夜白頭,終於放下可笑的驕傲與體面,撥打165反詐騙專線,並接受媒體採訪。
他冷靜而痛苦地將這七大套路一步步拆解、公諸於眾:
1. **知識共鳴的社群滲透**:用高端、感興趣的知識將你拉入封閉同溫層,讓你放鬆戒心。
2. **權威包裝**:用偽造的專家頭銜、高檔辦公地點,營造實力雄厚的假象。
3. **小利誘惑**:用看似神奇實則利用資訊不對稱的小產品或服務,讓你花小錢獲得「精準體驗」,對技術深信不疑。
4. **高額綁定**:推出回報率高到不正常的投資項目,用「原始股」、「天使輪」等詞彙引發你的貪念。
5. **隔離家人**:以保密、防止舊勢力破壞為藉口,切斷你與家人間的資訊溝通,讓你成為孤島。
6. **製造危機與催逼加碼**:在你投入大部分資金後,製造項目遇險的假象,利用沉沒成本心理,逼你投入最後一筆錢「挽救全局」。
7. **終極收割**:在你所有資源耗盡時,動用AI換臉換聲高科技,偽造親近家人(子女或孫輩)發生意外,急需用錢的假象,攻擊你情感上最脆弱的一環,榨乾你最後一滴血。
黃校長最後對著鏡頭,用盡全身力氣說:「各位老朋友,請記住我這張愚蠢的臉。騙子在研究我們的知識,研究我們的情感,研究我們的寂寞,甚至用我們看不懂的技術來攻擊我們最愛的人。我們是贏不了他們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關上我們心裡那扇貪婪和僥倖。」
**面對與時俱進的騙局,真正的答案不是去學習永遠學不完的新知識,而是**:
* **守住自己的心,守住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超高回報這道最關鍵的防線**。
* **不輕信任何讓你與家人隔絕的秘密投資**。
* **不依賴任何把未來描繪得天花亂墜的「大師」**。
* **把錢緊緊握在自己手裡,把信任留給你身邊那些真正關心你、可能會對你嘮叨,但絕不會覬覦你財產的家人**。
黃校長的血淋淋教訓告誡我們,未來的騙局將更體面、高科技、難以防範,它會精準打擊每個人(知識分子的傲慢、孤獨老人的寂寞、父母對子女的愛)的弱點,無孔不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