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8, 2025

什麼是「社會工程學」?

,, 先簡單舉幾個例子: (例一) 一個月前,我開車帶著妻子到銀行ATM提款。到達後妻子先下車,當我把車停好進入自動取款機亭時,我的妻子正在和二個不認識的男人交談。我一邊聽著談話一邊悄悄靠近。 「就是這樣,女士」其中一位說:「我想給我哥哥轉帳,但我取款機操作失誤被停權了,請您幫我代轉好嗎?我帳號有兩百萬您不用擔心。」 「對不起,我幫不了你」我妻子說。 「為什麼?女士」,其中一個聲音提高了:「你不相信我們?」 「是的,我不相信你!」我走近妻子時堅定的說。 二人立刻回頭:「你是誰?你不要干涉別人的事!」 「她是我妻子,你想要做什麼?我不相信你,如果你堅持,我會通知外面的警察。」 二人一臉驚恐頭也不回的衝了出去。 (例二) 我因生意需要飛往峇里島,正要辦理登機手續的時候,在我面前辦理的人似乎對他的行李超重有些抱怨,然後他轉向我尋求幫助:「先生,我看到您的行李很輕便」他看著我說:「您可以幫我拿我的手提箱嗎?」 我立刻搖頭:「對不起我不能」我堅定地回答。 「為什麼?你不相信我嗎?」 「我怎麼能相信你?如果你的行李有危險品卻用我的名義登記,責任就要我來承擔!」 「那我該怎麼做?」他問。 我回他:「那是你的問題,多付點錢不就就行了?」 (例三) 有一位媽媽要上廁所,想把孩子留給我暫時照顧,我不接受他的請求,因為很有可能她會指責我綁架了他的孩子,並與其他同夥聯合指證我。 又或者有陌生人要買飲料而沒有銅板,想要與你換零錢,你想不到那是一張染滿毒品的紙鈔,接下來你將被勒索一大筆錢。 這就是「社會工程」,一種利用語言的催眠力(例:你不相信我?)、困惑和個人對某個問題的偏好,來操縱和指導一個人或一群人行為的技術。因此,從三教九流到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可能受到它的影響。 當有人對你說:「你不相信我?」通常人們會擔心可能侮辱或激怒他們,因而回答變得含蓄:「不是那樣的...但是...」這正中了犯罪分子的伎倆,你無需做任何解釋只要回答:「是的,我不相信你。」這樣就沒有人會成為受害者,至少你不是。 出門在外,一切小心!

怎樣減少病痛,過得健康愉快?

輔大校長楊敦和所寫的這篇好文,值得細讀珍藏。(文 2023 07 18) 《怎樣減少病痛,過得健康愉快?》 我從55歲退休到今年94歲,已快40年了,這些年來我身體一直很好。是怎樣做到的呢? 1、知識就是健康最好的保障,醫生就是自己。 人的健康由三個方面的因素形成: 第一遺傳佔三分之一, 第二是鍛鍊和養生, 第三是生活習慣。 例如:抽煙喝酒熬夜都會損害健康。 人到70歲以後,才正是老年。老人一定要注意學習吸收醫學保健知識。 此外,要全面瞭解自己身體狀況!綜合分析自己的問題是什麼?摸索其中的規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與措施。 有些老人沒有自己的健康主張,動不動就看醫生,亂吃藥。其實醫生也是聽你陳述、下藥。再說,各科醫生也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對症下藥、掌握你的全面情況。所以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醫生。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我的體會是,身體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醫生其實是自己。冷暖痛癢自己最清楚,運動健身只有靠自己堅持,心理健康也靠自己調整。 1、任何企圖依靠他人養老的夢想都會落空!再好的醫生、再負責任的保姆或再孝順的子女,都靠不得。 2、要有毅力,做自己應該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歡做的。我堅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買菜、做飯、洗碗、散步、自己洗貼身衣物。 當然也累,也不方便,其實我可以讓保姆做。但只要一開始不做,以後就再也做不了!我非到萬不得已就不開這個頭,這樣一直堅持至今依然如此。 3、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豐富。現代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兒女回家看望。國家都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規定,但我不需要。 我關心時事,對文學、哲學、天文地理、戲劇體育都有興趣。我建立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生活規律,每天都很忙碌,但心裡平靜充實。 你喜歡做什麼?就去做!盡量把自己時間安排緊一點,每天都有事做,有做不完的工作。這樣就不會感到寂寞了!此外我還有個辦法!就是家裡不要太寂靜。要經常開著電視或收音機,好像有人與你說話、對你唱歌,就不會感到孤獨。 我有三個孩子每週都回來看我。我兒子離我挺遠,我不要他每週都來,就對我女兒說:跟你哥說一下!不用每週回來,打個電話就行了!他後來兩週回來一次。我平時過得很充實、愉快,不希望別人來干擾我。老年人要熱愛生活,關心時事,心胸開闊,心情舒暢,遇到疾病就能頂住了! 個人的目標在爭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走得快一點」,既減少自己的痛苦,也盡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擔。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可以事在人為嗎? 我認為,要想「走的快一點」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準備,該走的時候乾脆、無牽掛、無遺憾。告訴你我的體會: 1、不怕死 我前年尿血,在醫院檢查發現左腎上有個腫瘤,疑似癌症,醫生和家屬都主張手術切除。我不同意。我說:我已92歲了!將來走、不一定是因這個腫瘤。 即便是這個原因,動手術後又出現其他病。那何必呢?兩年來沒有任何感覺。 現在我乾脆就不去檢查了!不管它變大或小了!該怎樣就怎樣。已經兩年了我一直與癌症「和平共處」。現在既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精神負擔,每天生活得很充實,很有質量。 任何事情只要想得開,就會戰勝它。當然 如果將來真是癌症發作的話,後期會很疼,我就留一筆錢打止痛針。 我對女兒說:將來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沒有知覺了還打它幹嘛?走人 就完了嘛! 人的壽數到了,就要順其自然,犯了病還搶救他幹嘛?身體功能衰竭了!無疾而終,順其自然,這是福氣呀!你說不是嗎? 老來不怕死,就活得輕鬆,生活質量就高。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態一天一天活過來的。 事實證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我現在已經94歲了!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才72歲,台灣人的平均壽命是82歲。哈哈,我都超過了!感覺自己已經賺的太多了! 2、不愛錢 許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錙銖必較,把錢摳的緊緊的。他們真是沒想明白呀!我現在每個月只花幾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所以孩子們來看我、我都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飯。兒女過六十歲生日,我每人送上一萬元。 自己也就這幾十萬元的存款,等我死了兒女們繼承,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會感激我。 不如現在就拿出來給大家共享!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哈哈! 3、放下自我 現在很多老人想問題只從自己出發,總覺得別人對不住自己。或是政府對不起自己!或同事或兒女對自己照顧不周,特別是兒媳婦又如何虧欠了自己。 內心總是不愉快,何必呢?要想得開,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換位思維。 不要認為把兒女撫養大,兒女就應該回報你!兒女有兒女的事情,哪有那麼多時間陪著你?回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在世時,你曾去陪伴了多久?照顧了多少?我從不要求兒女來陪我。 我生活很有規律,說真的,他們來了、我還嫌打亂了生活計劃。所以一個人的生活常態,兒女來看你、是驚喜!如此才不會心懷不滿,而感到落寞了! 至於孫子輩、哈哈,不用說,早就想也不想了!這是人類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嘛! 總之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戰勝死亡,充分享受餘生期。至於身後之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是我們應該費心去想的。

佳節快樂 rv

聖誕節前五天我出門在百貨公司花了整個上午購買禮物,再去超市買菜,突然覺得很餓,路中用電話向附近一家餐館訂外賣牛肉麵和牛肉捲餅。半小時後停了車,趕進餐廳,要付賬取菜,卻找不到我的信用卡和手機,我是把它們放在同一個皮夾裏的,我慌了,不知道它們是在那裡丟掉的?我去了三個地方,每個購物中心的停車場都是那麼大,怎麼可能一個一個去找? 我拜託店員幫我打電話去我的手機,試試運氣,那邊馬上有人回覆了,我急急報了我的名字,說出原委,幾乎快要哭出來,對方很同情,問我在哪裏,他會開車把手機送過來,我說我在XX麵店裏,他大呼一聲:「哈,我就在你隔壁的日本料理館!」我等不及了,奪門而出,奔向隔壁,那人就站在店門外,右手舉著我的手機在空中搖晃,對我大聲喊:「我在這裏!」 這個年輕人真是貼心,不用我進去裏面找他。他會敲我竹槓,要求賞金嗎?我開始作心裏準備⋯⋯,那知他把手機放在我手裏,就回身要走,我堅持一定要給他報酬,或付他的午餐費用,他笑了:「我自己也有過同樣的經驗,也被敲過竹槓,是一種非常不愉快的經驗,所以當我看到你的手機掉在地上時,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能讓壞人拾去詐騙勒索,我趕緊把它揀起來。本來是想要交給警察局的,不想妳就打過來了,我比對了手機封面上的照片和妳真人,總算可以放心交給妳了。感謝上帝!祝你佳節快樂平安!」 「也祝你平安快樂!」我對著他的背影大聲吶喊,心中充滿溫暖,啊,難道這不就是今年上帝賜給我的最佳禮物嗎?

坎坷的公路 rv

記得那年我們剛搬來P鎭,在教堂做完禮拜後,我們一群女生在談天,有人注意到我戴的白玉項鍊, 「看來是質料很好的緬甸玉耶。我們去請那個進口珠寶的阿賢來鑑定吧!」很快一個男生被拉了過來,他沒有等我把項鍊拿下來,就一把抓住我的白玉墜子,用手指去摸揑它,他實在太靠近我了,我覺得很不舒服,男女有別,這樣沒有分際、沒有禮貌的人,竟然還是教會的執事!

 教會的一位弟兄益良得到腦癌,已經在醫院躺了兩個月,他有兩個幼子,太太白天上班,晚上又要去探望先生,實在很辛苦,我聽說住在我附近的弘暉夫妻每兩天下班後就去醫院陪伴病人,覺得也應該關心一下,於是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第一次到達病房,就有人迎了上來,弘暉很溫馨向他說:「我們來了,你趕快去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吧!」我看了那個人一眼,啊,那不就是阿賢嗎? 「阿賢每晩都來這裡值夜班,陪到天亮。幸好他是自營職業,時間比較自由。」 「太太不會抱怨嗎?」 「他不管了,益良是他從大學開始的知交,在世的時間已不多了。」 「真是很有愛心,不愧是基督教徒。」 「他的妻子向人家說阿賢曾想要去唸神學院,做牧師,馬上被她潑冷水。他們在留學期間吃了許多苦,把她嚇壞了。」原來阿賢運氣不好,碰到一位很壞的指導教授,為難他、欺負他,使他比別人多拖了兩年才拿到博士學位。

 有一年的台美人夏令會有辦藝術特展,他高高興興地送進了兒子的十幾張 素描、水彩畫和油畫去參展,拚命地拉著太家一定要去看。我不懂繪畫,也不會鑑賞,但是被他那熱誠的態度所感動,說了一些客套的讚語,大人小孩都很高興。我看著眼前那個高大魁梧的teenager 問怎麼從來沒有看過他的這位兒子?阿賢說他的這個獨生子江漢今年十八歲,因為有天生的學習障礙,從小就送到外州的特殊學校住宿受教育,一年只能回家幾次。他的眼神黯沉。 

 有一天早上,我去上班,才在辦公室坐下不久,看見阿賢也進來了,看我很驚訝,他說:「我是來上班的,我現在開始是妳的同事啦,請多關照。」原來他的珠寶生意不賺錢,被太太逼出去找工作,正好我公司有需要他這種背景和訓練的人。他很認真工作,但是早上上班從來不準時,「我有痛風,早上脚踝痛到無法走路,我又不想吃藥!」每天他自動加班以補足工時,但是這輪到老闆的夫人不高興了,因為老闆要在辦公室等他完成工作後才能鎖門離開。他的午餐出奇簡單,饅頭或鷄湯罐頭而已,「因為有痛風,我不能吃肉類、海鮮、豆類⋯⋯」他不好意思說,但是還有蔬菜、魚肉,蛋類總可以吧?他只是笑笑而已。看他總是不修邊幅,衣冠不整、皺紋處處,同事們對他有各自的想法。

 他把兒子如願送進了一間藝術學校,小孩表現良好,非常快樂。但後來聽說在 R 州有一家更好的藝術和設計學校,他們教學生用最先進的科技來設計,學生們不必等到唸完四年大學,個個都被大公司以優渥薪水聘去了。他叫兒子多努力,千方百計拼轉學,終於拼進了那間學校,揚眉吐氣!誰說有學習障礙的人就不能有夢想?就無法達到夢想? 

 大家歡喜了一陣子,入冬天氣冷了,有好幾次,阿賢常常會突然接到電話,趕緊穿上外套去外面接聽,然後面色凝重回來,他告訴我江漢因爲不能適應新的學校,吵著要回家,那裡的學生們太優秀了,很自負看不起別人,不願意幫忙別人,江漢交不到朋友。課業又非常艱難,江漢的基礎教育訓練不夠,無法應付,他要放棄。「但是我告訴他,我們當年從台灣來留學的人,也都是這樣面對困難,而忍耐,最終克服過來的,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我勸他再忍耐一下吧!」

 有一天阿賢下班回家竟看到江漢在家,他是一路搭便車回來的,阿賢非常生氣,把他拖上車子,直接開上公路,四小時後,送他回到學校。「男子漢,要能吃苦。這也是爲了你好!」 這種夜半開車、雪中開車、累著開車,在公路來回縱貫四個州的戲劇繼續上演,好幾次他隔早直奔公司,飢寒交迫,累倒在桌上。父子兩方都不肯退讓,沒完沒了。我們雖然同情,也勸他,但是他無法接受。他最後決定離開公司,專心去處理這件事情。

 一年後我已搬離P鎭,有一天弘暉嫂打電話來說江漢這個小孩自殺了,我有點吃驚,我很擔心阿賢,「阿賢很後悔!太晚了!」她說。 幾年後,聽說阿賢也因病過世了! (那位午餐只吃一個饅頭或雞湯罐頭的人。) 

 我一直想要更深瞭解阿賢的太太,那位當年和他熱戀的表妹,兩人的母親本來是親姐妹,姐姐是醫生,知道近親血緣結婚的危險性,本來是極力反對這椿姻緣的,但是愛情的力量太偉大,阻擋不住!據說阿賢的太太每年有三、四個月都回台灣陪伴母親,孝敬母親,她和阿賢的婚姻是非常平等、自由和民主的,他們不互相依賴或向對方有所要求,但這果真是一種美滿的現代婚姻嗎?我寧願過那種有要求、有犧牲、有合作、有吵架的婚姻,這樣吵出來的愛才是真正的愛,那種能夠維持美滿家庭的愛。

夜半奔藥房 rv

正月初一早上十點左右,我坐在友人的車上突然感到一陣噁心,胃液翻騰,壓抑不住,開始劇烈嘔吐,友人趕緊把我送回家休息,終於平靜下來。沒想到在吃完晚餐後又開始瀉痢,以往都是服用Imodium 止瀉藥後,馬上有效,但是這次不行,我不斷跑廁所至少拉了十五次,恐怕會有脫水狀況,我強迫自己繼續喝水,時間已過十點半,情況又再惡化,我開始擔心獨居的我是否能夠熬過今夜?幾年前一位朋友因脫水嚴重而致死的事情記憶猶新,但是我不敢打擾兒子,他們全家今天才自日本渡假回來,一定很累,我是可以再忍耐的,我勉強去睡,却幾度被腹痛弄醒,全身虛脫無力,感到冷吱吱,不行了,再也無法支撐下去了,我終於打電話去向兒子求救。 兒子帶我去醫院急診室,醫護人員馬上為我吊點滴,作EKG 確定心臟運作正常,再驗血和糞便,直到半夜一點,檢驗報告出來說是得到 Norovirus ,24小時內瀉痢會自然慢慢停止,但是恐怕其間脫水造成危險,要繼續吃 Imodium 和喝一些electrolytes 飲料,醫生並沒有開其他的藥。因為這兩樣東西我都己吃光或沒有,醫生介紹我們趕快去隣鎮一家24小時營業的藥房購買。 出了醫院,一片死寂,罕見的濃霧和黑暗籠罩著世界,幾點微弱的路燈好像在喘著最後一口氣,車燈帶我們闖進了眼前那渾沌的前程,偶而看到黑色建築物的輪廓,公路兩旁的樹木鬼影幢幢,怎麼那些白天人群𤋮來攘往的購物中心這時都神秘地藏了起來?幸好交通燈還在勇敢執行著它們的任務,這種情況下如果受到壞人襲擊怎麼辦?但是壞人恐怕也會嚇得不敢出門吧?我真是害怕,不斷祈禱,我看著身旁開車的兒子,他很鎮定冷靜,熟練地操作車上的GPS, 由它導引前面的路程 ,我感到一份安全,我愈看他愈像是他己過世的父親,我的丈夫不也曾在好幾次危險困難中勇敢堅定地帶著全家度過嗎?那條由NEW JERSEY 開往費城兒童醫院治療大兒子頻發肺炎的95號公路,春夏秋冬,雨天、下雪天,白天、夜晚不知開了多少次?那在我脊椎劇痛發作的暴風雪夜晚,通往醫院急診室的路被封,他幾經挫折、繞道終於成功把我送進醫院的事⋯⋯。 我們終於安全抵達藥房,它遠遠看去,好像是一座琉璃仙境。店裏顧客三、四人,店員也很少。我在找尋飲料時,發現有一位很美麗優雅的老婦人提著籃子也在購物,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地方?有點詭異,看來她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她怎麼來到店裏的?這時店裏的顧客都是年輕或中年的男子,不然就是像我這樣由兒子陪伴的老人,我不相信她有辦法在這濃霧黑暗中自己開車過來!我再多看了她一眼,她轉頭對我微笑,那麼溫暖、那麼慈祥!啊,是我遇到了天使嗎? 新年以生病作開始是不好的,但是我從中感受到了可貴的親情,還有,體會到了那些在夜間工作的人們——無論是在醫院的、在藥房的,在路上的警察先生們的辛勞,他們默默奉獻、守護世界,使我成為受益者,他們是值得尊敬,應該被感恩的。

Saturday, November 23, 2024

Zeigarnik effect **齊加尼克效應**

什麼是齊加尼克效應?有趣吧!讀完這篇文章,你會有一個非常驚喜的結尾!請繼續閱讀...... 你拿出鑰匙打開家門,解鎖後走進去。幾個小時後,你在找鑰匙,卻發現它還留在門上。這種情況有沒有發生過在你身上? 為了理解為什麼會這樣發生,我們來看看俄國心理學家「布魯瑪·齊加尼克」的研究亮點。 有一天晚上,齊加尼克和她的朋友們去餐廳吃飯。他們吃了一頓豐盛的餐點。亮點是什麼呢?是服務,更具體來說,是他們的服務生。 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力。每當有人點餐時,他能記住每個細節,完全不需要記錄。他記得誰點了什麼,還有客人具體的需求。齊加尼克和她的朋友們都對服務生的記憶力印象深刻。 用餐結束後,他們在回家的路上,齊加尼克發現自己把外套忘在餐廳了。於是她調轉車頭,回到餐廳找那位友善的服務生,希望他能幫忙找到她的外套。 然而,當她找到服務生時,他竟然完全不認得她。發生了什麼事呢? 這讓齊加尼克開始思考,進而展開了她的研究,揭示了我們大腦的工作原理。 當一個任務完成後,我們的大腦就會按下「刪除」鍵,記憶被清空。短期記憶在儲存資訊方面存在空間的限制,因此只會保留未完成的任務。一旦任務完成,大腦就會按下刪除鍵。 這就是為什麼餐廳的服務生會記住你的每個訂單細節,但只到帳單結算為止。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影印文件時,會拿走影本卻把原件留在影印機上。 這種現象被稱為「齊加尼克效應」,它描述了我們的短期記憶在完成任務後會刪除記憶的情況。很有趣,對吧? 齊加尼克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銀行的自動櫃員機上,你需要先取出卡片才能領取現金。因為他們知道齊加尼克效應會發生,一旦你領取了現金,任務就結束了,你很可能會忘記拿回卡片。 這是我們可以善加利用的特點。在影集裡,每一集的結尾都會留下懸念,讓你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樣你才會一直想回來看。若結局有了結束,我們很可能很快就會忘記它。 或許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概念。如果你想確保某件事情持續進行,保持一點未完成的狀態。寫書的時候,可以在每次寫作結束時留下懸念或張力,不要解決它,這樣你隔天就會回來繼續寫。 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主任指出,老年人的大腦比一般人認為的更實際。在這個年齡段,左右腦的互動變得和諧,擴展了我們的創造力。 這就是為什麼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可以發現很多剛剛開始創作的人。 當然,大腦不再像年輕時那麼快速。然而,它的靈活性增加了。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更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並且較少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 人類智力活動的高峰大約出現在70歲左右,當大腦開始全面運作時。 **老年人大腦的特徵** 1. 大腦中的神經元並不像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會死亡。只是當一個人不從事腦力工作時,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會消失。 2. 分心和健忘是由於資訊過多引起的。因此,不需要把一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不必要的瑣事上。 3. 從60歲開始,一個人在做決策時不像年輕人那樣僅使用一個半球,而是同時使用兩個半球。 **結論** 如果一個人過著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身體活動和充分的腦力活動,那麼智力能力不會隨著年齡減少,反而會增長,達到80至90歲時的高峰。好消息,不是嗎? 所以,不要害怕老年。努力發展智力。學習新技能,創作音樂,學習演奏樂器,打麻將,畫畫!對生活保持興趣,與朋友見面和交流,為未來做計劃,盡可能旅行。 別忘了去商店、看表演。不要閉門不出,那是毀滅性的。 帶著這樣的想法生活: 「所有美好的事情都還在前方。」

Sunday, November 3, 2024

一盞燈

技師退休時反複告誡自己的徒弟:「無論在何時,你都要少說話,多做事,凡是靠勞動吃飯的人,都得有一手過硬的本領。」 小徒弟聽了連連點頭。十年後,小徒弟成了技師。 有一天,他找到師傅,苦著臉說:「師傅,我一直都是按照您的方法做的,不管做什麼事,從不多說一句話,只知道埋頭苦幹。不但為工廠幹了許多實事,也學得了一身好本領。可是,令我不明白的是,那些比我技術差,資歷淺的都升職加薪了,可我還是拿著過去的工資。」 師傅說:「你確信你在工廠的位置,已經無人代替了嗎?」 他點了點頭:「是的。」 師傅說:「不管你以什麼理由都行,你一定得請一天假。因為一盞燈如果一直亮著,那麼就沒人會注意到它。只有熄上一次,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他明白了師傅的意思,請了一天假。果然,第二天上班時,廠長找到他,說要讓他當全廠的總技師,還要給他加薪。 原來,在他請假的那一天,廠長發現工廠是離不開他的,因為平時很多故障都是他去處理的,別人根本不會處理。 他很高興,也暗暗在心裡佩服著師傅的高明。薪水提高了,他的日子也好過了。 以後,只要感覺自己不被重視,他便要請上一天假。 每次請假後,廠長都會給他加薪,究竟請了多少次假,他不記得了。 就在他最後一次請假後,準備去上班時,他被門衛攔在了門外。 他去找廠長,廠長說:「你不用來上班了。」 他苦惱地去找師傅:「師傅,我都是按您說的去做的啊!」 師傅說:「那天,你只聽了半截道理,就迫不及待地去請了假。」 他急切地問:「師傅,那還有半截道理是什麼?」 師傅意味深長地說:「要知道,一盞燈如果一直亮著,確實沒人會注意到它。只有熄滅一次,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可是如果它經常熄滅,那麼就會有被取代的危險。誰會需要一盞時亮時熄的燈呢?」 一個人想要幸福,就不能太聰明,也不能太傻, 這種介於聰明與傻之間的狀態叫智慧。 感悟: 人太聰明,讓人防備。 人太愚昧,受人擺佈。 兩者都沒辦法獲取真心的對待。 所以難得糊塗、大智若愚是一門高深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