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5, 2024

「窗外」真實故事中的男主角

分享好文~

《電影《窗外》造就了“瓊瑤”和“林青霞”的飛黃騰達,卻害慘了真實故事中的男主角…… 》

「懷念蔣仁老師」

作者:葉郁寜  

前些時看報見到一則新聞「瓊瑤點頭解禁窗外」,使我不禁想起「窗外」的主角蔣仁老師,勾起了無限的懷念。


蔣仁老師是我在北二女念書時的高中國文老師兼班導師,當時北二女高中共分仁、義、禮、智四班,蔣仁老師是仁班的老師,從高一帶到高三。仁班是大學考文科的學生組成,蔣老師溫文儒雅,頗有文人的氣質,講課的時候,以略帶湖南腔的口音,將課本鉅細靡遺地仔細講解,板書也寫得很工整。由於是班導師,他每周都要批改我們的周記,學生有時候在周記上發發牢騷,他都仔細閱讀,同時批示予以安撫,所以和學生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當年適逢首屆大專聯考,這是唯一的進入大學之門,被視為是影響學生終身的希望之門,各校都卯足了勁,希望多一點學生能夠擠進這個窄門,對於家長來說可以光宗耀祖,對於學校來說可以打響知名度。校外的補習班也應運而生,聘請各校的名師前去任教,蔣仁老師也被當時的建國補習班以高薪聘用,雖然如此,他還是在課餘時間為我們少數幾位同學補習論語。

我們是到他的宿舍去補習,當時的教職員宿舍是好幾位老師住在一個大統艙,每人只有一張床和一個書桌。我們幾位同學補習完了之後,會自動幫他們掃地倒垃圾,把房間整理乾淨,蔣老師通常會請我們幾位同學到附近的餐館去大吃一頓。我後來如願考上第一志願師範大學,蔣老師功不可沒,可以說是他身教、言教的結果。雖然進了大學,我們還是會定時結伴去看他。

窗外的作者瓊瑤也是蔣仁的學生,比我低一班。瓊瑤在文學方面才華橫溢,但理科方面卻是不如人意,因此在家常被母親數落,因而在周記上發洩。一如往昔,蔣老師會在周記上批示,予以同情及安慰,久而久之就產生了情愫。

大概因為都是文學的愛好者,更為投緣,也使蔣老師動了真情,他們真的是愛得轟轟烈烈,蔣老師什麼都準備好了,連新娘的衣服都做了,準備娶瓊瑤。但瓊瑤的母親非常強勢,百般阻撓,瓊瑤曾反抗,離家出走,還試圖自殺。師生戀爆發之後,蔣仁也被調離北二女,去了師大附中,補習班的工作當然也丟了,最後是瓊瑤的母親硬把他們拆散了。

我們幾位同學聽到這個消息,當初有點不敢相信,就結伴到師大附中去質問蔣老師,他非常無奈,但也只有承認。這件事愈鬧愈大,師大附中也待不下去了,只有到新竹鄉下的芎林中學去任教。

我約了少玉去看他,我們先坐火車到新竹,之後再坐公車到芎林。他獨自住在一幅小房間內,這次他把他的愛情故事,從頭到尾向我們娓娓道來,真可以說得上是轟轟烈烈、曲折徘徊、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我和少玉都聽得忘了時間,因而誤了最後一班公車,只能在他的小屋內打地鋪睡了一夜。

蔣仁老師不但文學根底深厚,國畫也不錯,在我的紀念冊上不但提字,還畫了一副梅花。為了招待我和少玉到來,他燒了一道蔥烤鯽魚給我們吃,那是我吃過最好的一道蔥烤鯽魚,可見他也很會燒菜。但想不到一個中年男子,碰到愛情卻是如此執著專注,怎麼也放不下,只有用酒精來麻痺自己。

之後又聽說他調到左營中學去任教,因為我在台北,所以又是幾年不見。在我出國的前夕,我又約了少玉南下去看他,他幾乎已經變成一個頹廢的老人,這是酗酒及自暴自棄的結果,看了令人不捨與心痛!

「窗外」是瓊瑤半自傳內容的電影,瓊瑤說是她的錐心之痛,對蔣仁老師來說又何嘗不是呢?如果不是這場戀愛,蔣仁老師還是台北補習班的名師,並享受優厚的待遇,他也不會因為酗酒而早逝。對我來說,他永遠都是我心目中所尊敬的恩師。


後記:傳說1968年左右,瓊瑤準備與同學一道探望病中的蔣仁,但後來沒去成,便讓同學帶去了親筆信以及2000元。並在信中承諾,會每月給老師寄錢。

之後,瓊瑤真的每月寄錢給蔣仁,蔣仁將這些錢存起來,然後給自己做了一件壽衣,並對朋友說:「我要穿著這件凝聚了感情的壽衣離開人世。」


約在1979年,66歲的蔣仁離世,駕鶴西去時他如願穿上了他自己定做的壽衣⋯⋯

 

Monday, April 1, 2024

儍子

周奕成:我沒有什麼愚人節的梗,只想在這天寫一些平常不好寫的。


這世界上有些傻子,是頭腦非常清楚的。


頭腦清楚的傻子,是一開始帶動大家去做些改變的人。


他必須非常清楚,才會知道該怎麼做。


但他也要夠傻,才會堅定持續一直做。


他不僅必須頭腦清楚,還得心地非常清明。


他心地清明到什麼程度,就是明知最後他不會得利,


而且他也知道,得利的人會冷眼看他,甚至訕笑他、背棄他,


他也願意繼續做。


這就是頭腦清楚、心地清明的傻子。


這些傻子沒有節日。


就在這天為他們慶祝吧。


#工藝之道

#服務之心

#覺知的人

Saturday, March 23, 2024

Struggling RV

 我家門前路邊栽了幾十株灌木,兩年下來,總是瘦骨如柴,葉黃欲凋,沒精打彩,昏昏欲睡,我再也忍不住了,於是給 home association 寫了一個伊媒兒抱怨,他們很快回應:「我們的園藝團隊去看了,深感同意,這些灌木一直在struggling , 恐怕無法再回春,我們決定把它們移走,用其他的耐旱植物來取代。」


Struggling?這個字眼來得太衝擊了,我們人類不也每天在struggling 嗎?有的為健康,有的為金錢,有的為生存,有的為關係,有的為理想⋯⋯,我不禁開始同情起這些灌木來,它們其實並非懶惰,無所事事,相反地,在土壤底下,在莖枝裡面,在葉片各角落,它們的根、脈和氣管是如何努力,加倍工作,希望能夠克服逆境的,——那極度缺水、缺陽光的貧瘠生長地,不容它們健康發育,但是它們沒有放棄。

在移植那天,我憂心地問那位園藝團隊組長,他們會不會把這些"舊灌木”全部銷毀?他搖頭笑我,說這些舊灌木是草木中最昂貴的那一類,怎麼可以扔掉?「我們已經決定要把它們移植到 club house 前面那塊園圃,那裡土質鬆軟,供水無虞,陽光充足,保證過了一段時間後,它們會改頭換面的,到時請你過來看看喔!」

哎,可憐又可敬的灌木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必再那麼辛苦struggle 了,哀愁化為喜樂,嫌棄轉為讃美,那榮耀的日子即將到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ader’s Feedback:
這些灌木在不適的環境裡一直在struggle,努力生存,相信移植後不久一定欣欣向榮。

Sunday, March 10, 2024

境遇 RV

大二那年暑假瑞華回到家鄉,她提著母親交給她的鋁壺來到市場老婦人這攤買杏仁茶, 她背向著另一個肉攤,感覺到從那裡投過來兩道炯炯的眼光,她不敢回頭,知道俊生一定在看她!啊,那個坐在肉攤後面的超胖男人真的是他嗎?


他們曾經是小學同學,還同在老師家補習,他的家就在老師家對面,他常邀請同學們進去,裏面掛滿了香腸,「我母親說你們每個人都可以帶一些回去。」他的父母親都很胖,人很慷慨,「反正豬肉沒有賣完就只好用來做香腸,我們自己都吃膩了哩!」真羨慕他們家是賣豬肉的。

他身材高大健壯,是足球隊隊長,單槓雙槓甩動穩健敏捷,爬高竿總是第一,賽跑更不用說,這也難怪,人家家裡是賣肉的,每天吃好多肉,肌肉發達。他有一副很英俊的臉龐,像西洋電影明星羅柏.泰勒,每當體育課跳土風舞時,女生都以能和他配對為榮。他的功課也不錯,他立志要作一個外科醫生——像江豐田同學的父親一樣,他說有時候幫父親切割解剖豬肉,了解一些肌肉和骨骼的結構,將來去作外科手術應該會得心應手的,老師們也都鼓勵他。

畢業後他們就分開了,瑞華進入省女而後國立大學,而他?現在竟然坐在肉攤後他父親以前的位置,表情黯淡,她不敢過去打招呼,她假裝沒有看見他,拿著裝滿杏仁茶的壺子快速離開了。

回家後她向母親打聽,才知道俊生在上高二時輟學了,「好可惜,念的是台南一中,前途無量耶!」但他的父親突然中風去逝,作為長子的他責無旁貸,只好犧牲自己,負起生計⋯⋯「他的父親太肥,才會死於心臟疾病,如今他也胖得像父親,又總是鬱鬱不樂,他的母親很擔心。妳何不邀請幾個同學去他家聊天?」

只是,只是⋯⋯大家都已進入了大學,理工、文科都有,江豐田更考進了醫學院,一夥兒再也無法自由自在出入他的家而心理坦然。⋯⋯幾度掙扎,瑞華突然想起俊生的外科醫生夢,心頭一震,急忙揮走心中的猶豫,握緊雙拳告訴自己:「我們一定要趕快去鼓勵他,不能讓他一個人落單失志,我要告訴他,人生不應就此畫紅線!

我們來了!等一等,俊生!

Friday, March 8, 2024

再見善緣


加州一位女士在一家肉類加工廠工作。有一天,當她完成所有工作安排,走進冷庫例行檢查,突然間,不幸發生了,門意外關上了,她被鎖在裡面,她的呼救被淹沒在了下班工人們的人海中。雖然她竭盡全力地尖叫著,敲打著,她的哭聲卻沒有人能夠聽到。這個時候大部分工人都已經下班了,在冰冷的房間里,沒有人能夠聽到裡面發生的事。

五個小時後,當她頻臨死亡的邊緣,工廠保安卻打開了那扇門,奇跡般地救了她。 後來她問保安,他怎麼會去開那門,這不是他的日常工作。保安解釋說:我在這家工廠工作了35年,每天都有幾百名工人進進出出,但你是唯一一位每天早晨上班向我問好,晚上下班跟我道別的人。許多人視我為透明看不見的空氣,沒有人尊重我。你每天都和我熱情地打招呼,所以我認識你。

今天,你像往常一樣來上班,簡單地跟我問聲:您好。但下班後,我卻沒聽到你跟我說:再見,明天見。

於是,我決定去工廠裡面看看。我期待你和我說:再見。因為這話提醒我,我是被尊重的,使我非常開心。沒聽到你的告別,我猜想可能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工廠每個角落尋找你。

就這樣,這位女工獲救了...

謙虛,尊重和愛你周圍的人。每天去影響你周圍的人,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人與人之間,要的就是一份真誠。

學會真誠,懂得感恩,自己心情也好 ,生活原來如此美好!當您讀完本篇文章時,你可將它讓更多人看到,帶去一些積極的信息,讓世間多一點愛。讓我們把這份善意長長 久久保存下去。 

Thursday, March 7, 2024

『鵜鶘的傳奇』


「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

(徒20:24)


當我得知在宗教藝術里,鵜鶘一直被視為自我犧牲的象徵時,我感到驚訝。


多年來,我沿著佛羅里達州西海岸一帶釣魚,親眼觀察過這種奇怪的鳥兒,我感覺到它們比較像不勞而獲的懶惰蟲,而不像自我犧牲的聖者。


在那奇怪的眼神之下隱藏著貪婪的心,在那裡垂涎我所釣上的每一條魚。有時,它們甚至在我還沒收釣線以前,就試圖攔截我所釣到的魚。


事實上,並不是以它們上述的行為使它們變成了自我犧牲的象徵。把它和自我犧牲聯繫在一起的是那紅色的尖嘴。據傳說,當母鵜鶘找不到食物餵養它的小鵜鶘時,它便用紅尖嘴刺入自己的胸,用自己血來餵養小鳥。


早期的教會視此為基督為我們犧牲的象徵,也期許我們能這樣做。保羅在向以弗所教會的信徒告別時,即表現出這種自我犧牲的態度

(徒20:24)。


由於我們的原罪,我們的本性是貪婪,而非自我犧牲;但那是可以改變的。透過對耶穌的信,我們被饒恕了,而且我們的心也轉變了。因此依靠居住在我們內心的聖靈,我們便可以實踐自我犧牲的愛。


天地萬物都屬我,

皆獻主前,不是報恩;如此奇妙深恩厚愛,獻上身心方可報。沒有什麼比獻上自己更能討上帝喜悅。


 


Wednesday, March 6, 2024

想不通的時候,來聽聽楊絳這9句話

想不通的時候,來聽聽楊絳這9句話,總有一句能讓你豁然開朗!


第一句:每當你想發脾氣的時候,請你先問問自己,自己是對的還是錯的。如果你是對的,那你完全沒必要生氣,如果你是錯的,那你沒有資格生氣。控制脾氣的意義,是要你留住自己的福氣。


第二句:如果別人說你兩句,你就吃不好,睡不好,接受不了,那你得多脆弱啊!在烏鴉的世界裏,天鵝也有罪。思想不同,尊重就好,三觀不合,笑笑就好。人就活一個心態,心態對了一切都會好起來,心態不對,處處都是障礙。


第三句:任何關係走到最後都是相識一場,人生就是一趟列車,有人上車就有人下車,但不是每個人會一直在車上。所以大家都只是陪伴一場而已,曾經那些你放不下的人和事,到最後歲月都會幫你輕描淡寫。


第四句:別人好不好不重要,自己好不好才重要,別人對你有多好也不重要,自己對自己有多好才重要。任何關係任何人都不會一直不變,所以無論外界怎麼變,愛自己的心都不要改變。


第五句:我們曾經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活到最後才知道,原來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以前我們總是苛求得到別人的認可,後來才明白,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第六句:粗茶淡飯不要緊,朋友散場也沒關係,是要你不失去熱氣騰騰的靈魂,你的生活就不會差。成年人的世界裏,難過歸難過,生活歸生活,難過的時候記得收拾一下心情,生活的時候別忘了帶上好心情。


第七句:人之所以會心寒,無非是善良沒有被善待,真心沒有被理解。記住,無論任何關係,當熱情得不到回應的時候,請你務必要及時止損,永遠別讓你的熱情變成廉價的東西。


第八句:無論如何,都不要忘記陪伴你的父母,因為當有一天他們走了,這個世界上很難再找他像他們那樣不計回報而愛你,而心疼你的人了。


第九句:人一輩子最高級的炫耀,不是你得到過什麼,而是你拒絕過什麼。你所有拒絕過的東西,皆藏著你不隨波逐流的性格和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驕傲。


一個乾淨的人,不是外在給人有多麼乾淨,而是內心有一片淨土。不是行為表現的多有禮貌,而是內心能夠堅守自己的良知。


願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