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5, 2021
一把傳愛的小提琴
Tuesday, December 14, 2021
為什麼大家喜歡您
Saturday, December 11, 2021
以大雁為訂婚禮
作一個「給」的人
Friday, December 3, 2021
花的人生哲學
Wednesday, December 1, 2021
蒲公英
在以色列,一位行為學家在年輕的乞丐中刻意安排了一次施捨活動,施捨物有3種任意選擇:
400舍客勒 (約合 3300台幣)
一套西裝
一盆以色列蒲公英
施捨的過程中,行為學家安排了一個統計,統計結果是:
近90%的乞丐要了400舍客勒,
近10%的乞丐要了西裝,
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乞丐要了蒲公英。
10年後,這位行為學家對當初參加施捨活動的乞丐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結果為:
要舍客勒的乞丐,至今基本仍為乞丐;
要西裝的乞丐,大部分成了藍領或白領;
要蒲公英的乞丐,全部成了富翁。
針對令眾人迷惑的結果,行為學家作出了如下解釋是:
要舍客勒的乞丐,在拿錢時,心裡想到的收穫,
這種只想收穫,不想付出的人,只能永遠是乞丐。
要西裝的乞丐,在拿西裝時,心中想到的是改變。
他們認為,只要改變一下自己,哪怕是稍為改變一下自己的形象,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一生。
他們正是通過這種不斷的改變,使自己由乞丐變成了藍領或白領。
要蒲公英的乞丐,在拿蒲公英時,心中想到的是機遇。
他們知道,得到的這種蒲公英,不是一般的蒲公英,它原產於地中海東部的沙漠中。
它不是按季節舒展自己的生命,如果沒有雨,它們一生一世都不會開花。
但是,只要有一場小雨,不論這場雨多麼小,也不論在什麼時候落下,它們都會抓住這難得的機遇,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
並在雨水蒸發乾之前,做完受孕、結子、傳播等所有的事情。
以色列人常把它送給擁有智慧的窮人,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上,窮人和沙漠里的蒲公英一樣,發展自己的機會極少極少,
但只要擁有蒲公英一樣的品格,帶著盼望,耐心等候,在機會來臨之際,果斷地抓住,同樣能夠翻轉逆境,展開新的生命。
羅馬書8:25
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
雅各書5:7
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Tuesday, November 30, 2021
好了不起的曹慶
真令人感動必看
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當個窮和尚吧!
看完後才覺得自已有多渺小....
在台北火車站後一棟老舊大樓裡,有一間p寂靜的病房,
這裡的病人不會哭、不會笑,更不會喊疼,
他們在生命仍未結束之前,
提早關上了和世界握手的門,註定終生沈睡。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植物人」。
卡在生死之間的灰色地帶,植物人和家屬總有無窮悲苦磨難,
然而,即使上帝開了一場殘酷的玩笑,還是派來了天使,
一位七十歲的老人---曹慶。
他奉獻二十年心力安養植物人,成立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陪伴四百多個沈睡的生命,在寧靜中走過數千個黎明黃昏。
曹慶和多數外省老先生一樣,有著顛沛流離的前半生;
但虔信基督的他,曾在年輕時向天父許願 :
「要做別人不做的社會福利工作。」
最後,他選定以植物人為奉獻對象。
民國六十九年,他從台糖退休,帶著退休金告別妻女,
背著大背包,裡頭裝著幾十份北方乾糧「侉餅」
開始「全省走透透」。
逢人就問:「你知道哪裡有植物人嗎?」
「我想從事植物人安養工作,你願意贊助嗎?」
孤身獨行的曹慶用五年的時間,詢問了一萬多名陌生人,他被罵過「瘋子」、「騙子」,被人趕過、被狗咬過。
最後,總算有七百多位善心人,在曹慶的「贊助人名單」 留下了姓名和連絡地址。
有了這份名單,曹慶開始實現自己向上帝許的願,
他到處去拜訪貧困的植物人家庭。
在台北,他發現被棄置在幽暗、腐臭角落的植物人;
在台中,他看到全身長滿褥瘡的植物人,傷口鑽出十多條又肥又大的蛆;
還有一次在花蓮, 他看到一個植物人瘦的只剩一把枯骨,躺在糞便與餿水中。
讓曹慶再也忍不住? 紅了眼眶, 誓言要為他們找回為一個「人」的尊嚴。
! 曹慶同時到衛生部門「拜託」政府幫助清寒植物人家庭,也到企業財團去尋求財力支援,但執著的身影卻始終落寞,!
總在華麗卻冷漠的會客室裡被草草打發。
有一次,曹慶見到一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 就在他滿懷希望的時候。
「兄弟,我從不做沒把握的事!」
曹慶回憶,那一剎那,他堅持多年的熱情徹底被擊潰,
走出辦公室,站在亮晃晃的台北街頭,他揮著拳頭咆哮痛哭,詛咒全世界的無情無義,最後頹然倒在路邊緣像一個洩氣的皮球。
然後,他突然想起七歲那年在學堂裡讀過的故事「兩個和尚」:
古時四川有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都想到南海取經,
富和尚因為擔心錢不夠、體力不夠和路途遙遠,一輩子未能成行,窮和尚卻只帶了一只缽,靠著雙腿和決心,數年之後帶回南海萬卷經書。
一瞬間,曹慶笑了,告訴自己「就當個窮和尚吧!」。
不久之後,七十五年十一月,他租了房子成立創世紀植物人安養院.
再親自到三重,從五樓背下創世免費收容的首位植物人林麗美,一個父親中風而母親癌症的年輕女孩;而那時創世沒有任何設施,林麗美的床還是路邊撿來的,舊櫥也是,曹慶自己則打地舖。
事隔十四年,曹慶還記得,正當安養院開張的前兩天,空蕩的房子裡什麼也沒有,幫他管錢的一位女孩拿著存摺,你一百多萬元的退休金只剩下一萬!
曹慶沒說什麼,只找出那張寫滿七百個姓名地址的贊助人名單,開始寫信:「還記得嗎?您曾承諾願意贊助植物人安養,現在,時候到了,您是否願意實踐諾言?」
一封一封,全是曹慶虔誠熱切的親筆筆跡。
七百多封信寄出後,奇蹟似的,小額捐款不斷寄來。
一個月後,義工統計創世第一個月的支出合計十三萬元,而當月收到的捐款剛好是十三萬元,
第二個月支出十八萬元,捐款收入就是十八萬元,
第三個月支出廿三萬,捐款竟也是廿三萬元。
多年執著播下的種子,從此開始萌芽。但曹慶並未就此停手,早年因為缺乏人手和經費, 他還身兼雜役和看護; 林麗美入院的第一天,曹慶親自幫她洗澡處理穢物 ;因為看護害怕幫植物人洗澡的感覺。
為了治療植物人常見的褥瘡,曹慶更翻遍醫書土法煉鋼,先用棉花棒清除腐肉,把碘酒滴滿碗大的傷口,再拿吹風機對著傷口吹,讓碘酒快速滲入乾燥,那時病房裡就常見到曹慶拿著吹風機的身影,而一個個沈睡的植物人也在暖風中長出了肉,紅潤的雙頰。
十四年來,曹慶沒有向任何植物人家屬收過一毛錢,他只要求家屬每個月奉獻三天? 到安養院當義工,碰到不聞不問的家屬,他也多半算了。
還曾有兩位植物人的年輕妻子,每個月帶著幼兒到創世,曹慶因不忍心他們埋葬後半生,便主動開具「丈夫終生無復原希望」的證明,建議她們離婚,由創世扛下未來的照顧責任, 讓她們另覓伴侶,再也不必到病床邊垂淚相伴。
安養工作上了軌道,九年前,曹慶又開始關心街頭的流浪漢。
那時,六十多歲的他先到萬華街頭考察,白天陪著流浪漢遊蕩、翻垃圾桶,夜裡則在街頭拿硬紙板當床。
八十年的除夕夜,曹慶更拜託十多位朋友自製便當捐給遊民當年夜飯,當他帶著便當到萬華龍山寺前發放,親眼看到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先生顫抖雙手拼命似地啃著雞腿時,曹慶又哭了,他當下決心要挑起照顧遊民的責任。
這些年來,創世天天為遊民發便當,提供生活日常品,
農曆年前辦尾牙,並設立專為遊民服務的街友平安站。
帶著植物人和遊民走過十多載的風雨艱辛,如今創世已從當年只有一張舊衣! 櫥當床的窘境,發展到在全台有六家安養院,收容過四百多位清寒植物人,並照顧五百多位遊民,近年又開辦失智老人收容、老人益智中心服務。
更讓曹慶驕傲的是從當年的七百人開始,創世至今共收到三十一萬人次的捐款...而且每一筆錢全來自平凡的小老百姓,創世沒有向任何大財團拿過分毫。
曹慶呢?今年已七十多歲的他,頭髮全白,皺紋多了,
但不變的是..即使頂著基金「董事長」的頭銜,他仍是穿著地攤買的布鞋,以及一件袖口磨破的舊夾克,夜裡就睡在病房樓上的小臥室,平時到醫院拿藥,為了省錢,更堅持要散步走去。
曹慶的辦公室裡,還有一張簡陋凌亂的國畫工具檯, 他最愛用棉花棒沾墨汁畫畫 (當年為植物人塗碘酒治褥瘡後養成的習慣)! 畫好的作品裱框義賣換了錢,再給植物人添病床。
奉獻對他來說,早已是生命的全部。
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後亦然。
春暖花開,但創世的植物人還在沈睡,如果你有機會拜訪創世的病房! 千萬不要忘記去看看牆角有一張保存完整、功成身退的舊衣櫥,還有董事長陳舊的辦公桌墊下,有一張泛黃的紙片,上頭寫著:「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看完這篇故事,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滿滿的感動在心中。
如果可以,我們就將這篇文章再度轉傳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繼而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幫助!
在要刪掉它之前,請幫忙傳給你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