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30, 2020

老年痴呆測試

試一試您是否能通過防疫在家無聊特考 😷

*老年痴呆測試:*
下列 11 個字,在每個字上只填上一筆,讓它變成另一個字:
曰、曰、曰、曰、曰、曰、曰、曰、曰、曰、曰

只答出五個字,你離老人痴呆不遠了!
只答出六個字,就食兩斤核桃補補腦吧!
答出七個字,你具有正常思維能力!
答出八個字,你有十分健康的大腦!
答出九個字,那你就是很厲害了!
答出 11 個字,那你一定是超人。
👍👍🏻👍👍🏻👍👍🏻👍
*如果一個字都答不出,恭喜您:你已經老人痴呆了*

答案
目、田、甲、由、申、旦、旧、白、电、巴、中。——最後兩字可以倒轉來看。

唉,竟然沒有想到可以倒轉一下,跳出舊思考的框架。

Tuesday, April 28, 2020

德國人出的數學题

以下是德國人出的數學题:
有點難  
但是可防老人痴呆,
您會幾題呢?

     2    2      6
     3    3      6
     4    4      6
     5    5      6
     6    6      6
     7    7      6
     8    8      6
     9    9      6

做出一道,幼稚園畢業
做出三道,高中畢業
做出七道,可上大本
全部做出,清華北大
……

提示:
只能用數學符號!!

答案:
2+2+2=6
3✖️3-3=6
4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6
55+5=6
6+6-6=6
7-77=6
8的立方根+8的立方根+8的立方根=6
9的平方根✖️9的平方根-9的平方根=6

Wednesday, April 22, 2020

更多燈謎

二人無頭,一人   ,偽 人退去,仙翁羽歸,猜一成語,⋯⋯ 天下為公
玉皇太后(台灣 地名)⋯⋯天母
天沒他大,人有他大,猜字⋯⋯一
鑿壁借光,古人名 ⋯⋯ 孔明  
九仟九百九十九,猜。成語⋯⋯萬無一失
島嶼, 猜國名⋯⋯海地
久雷不雨,打一字⋯⋯田
邊打邊談,打一字⋯⋯訂
冰,打台灣地名⋯⋯二水
太空船長征,猜臺灣地名⋯⋯通霄
重男輕女,中國地名⋯⋯貴陽
天子 的制服,猜一字⋯⋯襲
日日有餘,月月不 足,猜 一字 ⋯⋯門
 人密集,猜台灣地名⋯⋯士林
轉怒  喜,猜古人名⋯⋯顏回
董事長,猜台灣地名⋯⋯社頭
駐顔有術,猜台灣地 名⋯⋯恆春
皇上萬歲, 猜台灣名人⋯⋯王永慶
啞吧少女  猜成語一句⋯⋯妙不可言
依山 傍水 ,猜一字⋯⋯汕 
籠中鳥,猜古人名⋯⋯關羽
 光,猜日本名人⋯⋯Suzuki(台語發音)
寶島姑娘,打一字⋯⋯始
欲話無
言聽流  ,打一字⋯⋯活 
Disco,猜 台灣名作家⋯⋯瓊瑤
風光明媚, 猜台灣址名⋯⋯景美
東洋兵,打一字⋯⋯暈
縱橫天下,打一字 ⋯⋯早
老來香,猜台灣地名⋯⋯瑞 
雨,猜中國地名⋯⋯天水
老兵, 猜國 名⋯⋯瑞士
連戰連勝  猜國名⋯⋯捷克
乾燥劑,猜一字⋯⋯法
天堂, 猜世界 都市⋯⋯神戶

~~取自網路文章

Tuesday, April 21, 2020

一個 "覺醒" 著的社會

 很多人不喜歡把
加州和紐約對比,
這不是酸,而是在評判
作為 "領導" 的決斷。
畢竟紐約最開始
跟加州疫情差不多,
但是紐約的居家隔離令
比加州晚了壹星期。
而今天的結果也可以看到
不同處理結果的差距。

1月 20號美國本土
出現了第壹例新冠病毒確診。
1月 23號武漢封城,
此時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民,
還沉睡在美夢裏,
包括這個國家的總統:
“不擔心,
美國就壹個案例,
很快就沒事了。”

有些人覺醒的比較早,
嗅到了不正常的味道。

這些人裏面,
包括兩位
地方公共衛生局局長:
Grant Colfax
和 Sara Cody,
分別給他們取個中文名字:
格蘭特 和 薩拉。

格蘭特是舊金山
公共衛生局局長,
一年前剛上任。
上任之前
他在奧巴馬政府工作,
主管 艾滋病防疫政策。
白宮之前,
他在舊金山總醫院擔任
艾滋病預防和研究主任,
一幹就是 15年。

上個世紀 80年代初,
舊金山爆發一種流行病,
是由病毒引起。
這個病,就是後來人們
所熟知的 "艾滋病"。
跟現在的新冠相似,
艾滋病在當時,
沒有特效藥,
患病率死亡率都很高。
年輕的格蘭特身邊,
朋友們一個接著一個
離開了人世,
痛苦萬分的他,
決定去尋找這種病的解藥。
他先是去了哈佛,
後來回到舊金山 UCSF
做實習醫生,
這之後,他就沿著
尋找解藥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直到現在。

出於多年的職業經驗,
格蘭特馬上找到舊金山市長,
告訴她一場公共衛生危機,
正在逼近!

市長叫 London Breed,
是舊金山歷史上
第一位非裔女市長。
她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
叫做 倫敦.布里德,
簡稱倫敦 
(注:舊金山華人眾多,
政客都會取中文名字,
博取華人好感)。
前任華裔市長李孟賢
(Ed Lee) 
心臟病突發逝世後,
倫敦作為代理市長
走到公眾面前,
之後在全民選舉中獲勝
成為正式市長。
她是土生土長的舊金山人,
在貧民窟中靠政府救濟長大。
大學畢業之後,
倫敦進入政府機構工作,
一步一步走到
今天的這個職位。

倫敦顯然知道
"專業人士建議" 的分量,
1月 27號,全美國只有
屈指可數的幾例確診,
舊金山向前一步,
成立了
「緊急行動指揮中心」,
為即將到來的新冠疫情
做準備。

指揮中心成立之後,
大眾的生活照常,
城市依舊車水馬龍。
然而市內的所有醫院診所,
已經開始戰略部署。
我們醫院開始病房改造,
UCSF 附屬醫院
開始取消一些
不重要的門診預約。

這之後,全美陸續出現了
幾例確診,
都跟武漢有關,
整個社會似乎風平浪靜。
總統繼續樂觀:
「It’s like a flu.」 
股市一路高歌,
達到歷史新高。

這樣的平靜,
一直維持到今年 2月下旬。

2月 25號這一天,
於無聲處聽到驚雷,
市長倫敦宣佈舊金山
進入緊急狀態。
這是全美第一個宣佈
緊急狀態的大城市,
雖然,此時市內
還沒有出現確診病例。
但是,
領導之所以能勝任領導,
是因為她能高瞻遠矚,
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前景,
能在危機來臨時,
be decisive,當機立斷,
為大眾謀福祉。

隨著這個緊急狀態的宣佈,
舊金山開始加快行動步伐,
調集各種能利用的資源,
為即將到來的風暴
做最壞的打算,
做最充足的準備。

十天以後,舊金山市
最初的兩例確診浮出水面,
而其中一例,
就在我們醫院。
由於一切都發生在意料之中,
醫院工作進展有條不紊。

現在要輪到我們的
Sara Cody出場了,
她的名字
在新冠疫情出現之前,
幾乎不被大眾認識,
雖然,她在當地,
是久經沙場的老將,
聲望很高。
舊金山灣區聖塔克拉拉郡,
位於舊金山市以南
60公里處,是硅谷中心,
很多科技大公司的
總部所在地。
薩拉在這個郡
任公共衛生局長,
她從耶魯大學醫學院畢業,
在斯坦福大學完成實習之後,
去 CDC工作了兩年,
之後就扎根在
聖塔克拉拉郡衛生局
二十多年,
經歷過多次公共衛生危機,
包括炭疽生化襲擊,
豬流感,埃博拉病毒…等。

1月底,薩拉所在的地區
出現第一例新冠。
病人幾天前從武漢過來探親。
兩天之後,又出現一例,
也跟武漢有關。

這之後,
病毒突然消失一樣,
新病例一直沒有出現。

2月底,第一例
無武漢旅行史的
新冠疑似病例,
走進薩拉的視野。
憑著職業的敏銳
和多年積累的人脈關係,
薩拉打電話給 CDC
要求專家支援。
CDC在 24小時之內,
派了專家團隊來指導。

這個疑似病例,
確診是陽性,
說明病毒
已經在社區內傳播,
傳播的範圍有多大有多廣?
沒人知道。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薩拉領導的
聖塔克拉拉郡衛生局,
聯合加州衛生廳和 CDC,
一起做了一個小規模的
流行病盯梢監視調查
(Rapid Sentinel Surveillance)。

具體他們是這麼做的:
從 3月 5號到 14號,
聖塔克拉拉郡衛生局
管轄下的
4個緊急護理中心
(Urgent Care Center),
對沒有疫區接觸史
但有疑似症狀的門診病人
取樣調查,
一共收到 226個
符合條件的病患。
檢測結果表明,
23%的病人攜帶的是
流感病毒,
剩下的流感病毒陰性
(也就是說這些病症
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患者裡邊,
取了其中 79個病人的樣品,
做新冠病毒檢測。
結果,這裡面
11%是新冠陽性。

後來記者去問為什麼
要從 5號一直拖到 14號,
一天之內
快速調查完不是更好麼?
理由是:
檢測試劑盒和人手都不夠。
儘管數據點不多,
然而這個調查
足以回答很多問題,
意義非同小可,
對接下去整個灣區抗疫,
影響深遠。
當時,
為了不引起民眾恐慌,
這些調查
都沒有透露給媒體,
但是薩拉把這些數據和信息,
分享給了舊金山灣區的
其他公共衛生局,
於是,那幾天里,
灣區各大政府機構和公司
出台了一系列防護措施,
給原本平靜的社會
投下了連環炮:
3月5號,
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
…等科技公司,
鼓勵員工在家遠程辦公;
3月11號,
禁止1000人以上的集會,
3月12號,
所有老人院禁止訪客參觀,
3月13號,
舊金山宣佈所有學校停課。
3月14號,
醫院禁止一般訪客
和非員工出入。
3月15號那個週末,
薩拉打電話給格蘭特
和另外一個衛生局長,
三人達成共識:
病毒正在無差別快速進攻,
正在社區傳播,
如再不加干涉,
舊金山灣區這趟
高速運行的經濟列車,
馬上會出軌翻車,
造成無數人員傷亡,
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現在,馬上,
就開始行動!

打完電話,薩拉轉向
她的政府律師朋友圈,
開始商討接下去
要頒布的行政命令細節。
律師們通宵達旦工作,
趕在 3月 16號週一之前,
連夜完成了整整
10頁內容的具體條款。
3月 16號下午,
舊金山灣區 5個郡的
地方政府,
聯合發佈禁足令,
規定灣區 700萬居民,
除非必要活動都在家裡蹲。
聖塔克拉拉郡下面的
聖何塞市長宣佈:
History will not forgive us 
for waiting an hour more.

一個 "覺醒" 著的社會,
是一個互相成全的社會,
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學校關閉以後,
家庭困難的孩子可以在
舊金山城市內 20多個地點
免費領取食物;
學校開始遠程教學,
家裡沒有電腦的學生,
可以免費
向學校借筆記本電腦;
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
沒人照顧怎麼辦?
不怕,舊金山公園處
免費幫忙照看,
只要你自己送過去;
UCSF 開始和
斯坦福大學合作,
開發新冠檢測的試劑盒;
灣區各大醫院開始
PPE 資源共享;
生物科技公司放下競爭,
互相合作
為醫院提供更多的
檢測試劑盒;
特斯拉關閉東灣的
汽車生產流水線,
轉而生產呼吸機;
服裝品牌 Gap開始加工口罩;
我們醫院的護士出勤率
達到歷史最高;
人民遵守紀律,
犯罪率比同期下降了
20% 到 60%;
舊金山市長成立了
一個捐款箱,
一周之內收到社會捐款
五百萬美元……
一句話,來美國八年,
我第一次見證這麼
轟轟烈烈的社會動員能力。

歷史如何評說,
是後世的事情,
但是我們不會忘記,
舊金山灣區都市圈,
全美國第一個
給高速運行的社會
踩下了剎車,
避免了無數人身傷亡,
也為幾天後加州州長
下令全州 4000萬人口
禁足增添了籌碼。

這個國家的總統,
終於覺醒來了,驚呼:
「It’s not the flu, 
it’s vacious.」

2月 25號,美國西海岸
人口密度最高的舊金山市
宣佈緊急狀態的時候,
美國東部海岸
人口密度最高的紐約市
衛生局官員
還在鼓勵大家出去浪,
說全美國就那麼幾例
有什麼好擔心的。
3月初舊金山的市長
在號召大家
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採取預防措施的時候,
紐約市長
在鼓勵市民出門看電影。
3月初舊金山灣區
和紐約幾乎處在
同一個起跑線。
截止 2020年 4月 8號,
舊金山灣區 10個郡
(人口約800萬)
確診僅 4,200例,
死亡 116例,
紐約市
(人口約850萬)
確診 76,876例,
死亡 4,009例。
加州
(人口約 4,000萬)
每 10萬人口
有 35個確診病例,
0.9個死亡;
紐約州
(人口約2000萬)
每 10萬人口
有 670個確診病例,
24個死亡。

雖然兩個地區
沒有絕對的可比性,
然而領導和專家
不同的態度和措施,
或許是導致兩個城市
走向不同命運路徑的
最初原因。

Wednesday, April 15, 2020

😊有趣的國字 ~夠水準, 才能幽默喔!!


日對曰說:「你該減肥了。」

井對丼說:「超音波檢查出你有膽結石!」

熊對能說:「窮成這樣!四個掌全賣了?」

口對回說:「懷孕這麼久了,也不說一聲。」

臣對巨說:「裝潢一下,可多兩個房間。」

旦對但說:「膽小鬼!出門還要請保鏢。」

果對裸說:「你穿了衣服還像沒穿一樣!」

木對林說:「你怎麼學會複製我了?」

扁對匾說:「敗選就搞自閉?」

王對皇說:「當皇帝有什麼好?你看,頭髮都變白了!

創造這些笑話的人,實在太神了。哈哈哈!      笑一笑不會老。

~~~~~~~摘自網路文章

Monday, April 13, 2020

煮婦、煮夫的寶藏

在疫情期間
對我們這些煮婦丶煮夫而言,
寶藏不在金銀島,是在廚櫃,
每天可尋寶,常有意外驚喜,
偶爾能發現歷史文物或化石!


真的,我就發現我家有三個2012就過期的泡麵。

想得太快、太多

每天一早看line 好像開同學會, 我靜靜聽著 ,欣賞大家聊天 ,我最熱衷參與。

 我曾去美國參加二次的大學同學會 ,台灣的初 、高中同學聚會也必參加,最近整理出照片,分享幾張給大家在這裏看看⋯⋯——孟華

看照片才確定大家都年輕過!

只有Jean從高中畢業就沒見過 ,印象中是高高 、白白,溫文儒雅的美女。因為她是通學生,以前很少交談 ,現在她讓我們分享很多資訊 ,謝謝!

玉華是我的一面鏡子和翻版,看她就等於看到我,我們從裏到外都很像⋯⋯我是說心裏的「裏」——先向明玉關照一下,請她不要想得太快、太多。——Jean

走在路上我心裡想,如果真的有外星人,看到地球人每個都戴口罩,是覺得很好笑🤭,還是以為地球人本來就長這個樣子?——寶琴

hahaha~~ Jean! you are so cute~~ 


actually, 寶琴 is the one 想得太快、太多~~——明玉

~~~~~~~~~~~~~~~~~~~~~~~~~~~~~~~~~~~~~
 隔天: 

明玉居然把我和玉華的高中相片挖出來公佈了!——明玉真的想得太快了,敬佩之。


i had scanned the whole class long time ago... who else would like to see?

我和玉華同鄉又同校,我們喝同樣的水,吸同様的山氣,吹同樣的風,淋同樣的雨,吃同樣的稻米,坐同樣的客運車,和同樣的一群聰明優秀的同學們筆硯相親⋯⋯不相似也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