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4, 2025

種田


有一個農夫,他有一塊貧瘠的農田。

他抱怨著:「如果上帝讓我來控制天氣,一切的事情都會變得更好,因為祂很顯然的不是很懂得農作物需要的天氣。」

上帝對他說:「我會給你一年的時間讓你控制天氣,你想要有什麼天氣,就可以有什麼天氣。」

這個可憐的人非常高興,馬上試著說:「我現在要晴天。」

然後太陽就出來了。

後來他又說:「下雨吧!」然後就下雨了。

這一整年他就這樣先讓陽光出現,然後再下雨。

種子越長越大,看著農作物的成長變成了一種快樂。

他很得意的想:「現在上帝看到我的收成可以了解如何控制天氣了吧!」

這些農作物從來沒有那麼大、那麼綠、顏色綠得那麼深。

終於,豐收的時候到了。

農夫帶著他的鐮刀去收割小麥,但是他的心沉到了谷底…….

因為植物的莖上面什麼果實都沒有。

上帝問他:「你的農作物怎樣啦?」

這個人開始抱怨:「很慘,我的主啊,非常慘!」

「但是你不是如願以償控制了天氣嗎?」

「你想要的東西不是都變得很好嗎?」

「當然!這那就是我困惑的地方,我得到了我想要的雨水與陽光,但是還是沒有收成。」

然後上帝對他說:「但是你從來沒有要求風、暴雨、冰雪以及每一件會淨化空氣,讓根更堅硬、更有抵抗力的東西,那就是農作物長不出果實的理由。」

只有經歷挑戰才可能有生命果實。

當你擁有:好天氣與壞天氣、喜悅與痛苦、冬天與夏天、沮喪與快樂、不適與舒服,你才有生命的整個過程,你才知道從各種角度來看事情。

不要因為一件不如意的事情而沮喪,因為你原本可能碰到的狀況或許更糟。

不要因為數學考不好而傷心,因為當你學會這個題型的應用,正式會考的時候,你就會比其他人更有優勢!

不要因為分手而一蹶不振,因為更好更適合你的另一半,也正經歷生命的成長在前方要與你相遇。

不要因為這個案子被競爭對手拿走而喪志,因為你覺習到的功課,可以幫助你拿到下一個更好的訂單。

當大家都說不好,講負面的話語時,你能看到整件事情的優點與積極的一面了嗎?

凡事用正面的眼光來看事情,你就更能經歷到生命成長的喜悅!

帖撒羅尼迦前書 5:16-18

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

Thursday, July 10, 2025

抵佳(台語)—在這裏


「抵佳(台語)」一場穿越生命與親情的畢業演講——寫給2025年畢業生的三個叮嚀


前言


2025年夏天,美國斯坦福醫學院(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畢業典禮現場座無虛席。畢業生與家人們滿懷期待地迎接這場畢業盛典,然而,真正讓現場所有人動容、落淚的,不是掌聲與證書,而是一位癌末醫師對生命的最後告白——來自 Dr. Bryant Lin 的畢業演講,一場寫滿勇氣、智慧與愛的告別之作。


一、從台裔子弟到斯坦福教授:病中開講的勇士


Dr. Bryant Lin 是台美第二代,來自台灣移民家庭,母親是台灣人,父親是早年來美的醫護人員。他不僅是一位成就卓越的心臟病專家,也是斯坦福醫學院備受敬重的臨床教授。

然而,命運總在最無預警的時刻展開劇情轉折——就在去年(2024),他被診斷罹患第四期肺癌,儘管他從不抽菸、不飲酒。


在面對生命末期的劇變中,他並未選擇封閉或隱退,而是開設了一門課程《From Diagnosis to Dialogue》,讓學生與他一同面對病痛的真實、醫療的限制與人性的掙扎,堅守「教到最後一口氣」的承諾。


二、最感人的畢業嘉賓演講:三句話,抵過千言萬語


今年的畢業典禮,校方特別邀請 Dr. Lin 擔任主講嘉賓。這場看似平凡卻意義非凡的演講,在最後五分鐘走入了歷史的篇章。他的聲音溫柔、眼神堅定,開口只說了三句建言,卻震撼人心:


1. Be Curious.(保持好奇)

永遠不要停止追問。探索世界的本質、病痛的根源、人類行為的脈絡。醫學不是答案,是永遠的提問。


2. Be Creative.(勇於創新)

創意是醫療的突破口,也是人生的重啟鍵。在看似無解的時刻,創造就是希望。


3. Be Kind.(始終善良)

善良並非軟弱,而是力量。即使在絕境,對別人溫柔以對,自己也將得到療癒。


他用極簡而深刻的三個建言,讓畢業生明白:知識固然重要,但塑造未來的,往往是人格的力量。


三、最催淚的時刻:母語與母親的擁抱


就在演講尾聲,Dr. Lin 輕輕地邀請他的母親上台。這位身影略顯佝僂、神情稍微失智的台灣母親,手牽著兒子,默默站在他身旁。


他對著她,深情地說出一句台語:「抵佳(tī kah)」——意思是「到這裡了,謝謝妳。」


全場靜默幾秒後,淚水如洪水般湧出。這句話不只是對母親的感謝,也是對過去生命的總結:從童年求學、醫學生涯、教學使命,到面對癌症的勇氣,這一切的支撐都來自母親的無私與成全。


一位學生在X平台寫下:「我永遠忘不了那句台語,是一種跨越語言與文化的深情。」這一刻,亞洲文化與美國教育,在情感的橋樑上融為一體。


四、生命的重量:活著,就是最深的教育


Dr. Lin 並未用太多醫學術語,也未談理論或成就。他談的是人生最根本的事:時間、家人、良知與選擇。他強調:「人會忘記你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但他們永遠記得你讓他們感受到什麼。」這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生命的遺囑。


而他,正用自己的病痛與餘生,活成一部開放式教材,邀請畢業生走進真實的醫療現場,成為擁有溫度與深度的醫者。


五、我們能給世界什麼?


Dr. Lin 的人生,是對一句話最深刻的註解:「不是世界需要更多成功者,而是需要更多有良知的人。」在醫學界之外,他提醒我們:科技與人工智慧固然強大,但人心與善念,才是社會真正的支柱。


「Be Curious, Be Creative, Be Kind」這三個方向,不僅是醫學生的準則,也是所有年輕人在動盪未來中堅持本心的指南針。


結語:「抵佳」—抵達感恩的地方


「抵佳」是一種生命的終點,也是一種精神的原點。


我們都將走向屬於自己的「抵佳」,而在那裡,我們會發現,一路以來最重要的,不是成績、不是職位、也不是名聲,而是:你曾真心去問、勇敢去創、用愛去待人。


謝謝 Dr. Bryant Lin,為這個世界寫下了不朽的醫者篇章,也為2025年畢業生送上最有重量的臨別贈言。


Wednesday, July 9, 2025

猜四個字

季首

氣流

去 花草

天水  


解答:春風化雨


醫生的愛心

 很多年以前,一位印度籍內科醫師告訴我這個故事:


在印度看病,病人必須付處方的費用。只有政府僱用的公務人員可以退費,一般的民眾和勞工,只能自掏腰包。

剛畢業那一年 ,我在公立醫院服務 。某天上午門診時,一位病患得了泌尿道感染。我開了一張抗生素處方給他。

5個小時之後,我門診結束正要到販賣部吃飯,經過候診區時,發現那個病人和他的太太和小孩,竟然還留在醫院。 他們的眼神中帶著一種無奈的等待,徬彿時間在他們身上靜止了。


我好奇地問他們:

“ 為什麼還在這兒?吃飯了沒? ”


病人搖搖頭說:

“ 外面太陽很大,天氣很熱 。我們沒有鞋子穿, 踩在地上走,腳底會燙傷。等太陽下山了,我們再去買藥,然後回家。”


我這才發現,我給他開的抗生素太貴了,病人根本付不起,但他不好意思對我說。


那筆錢原本可以用來吃一頓飯,或者給孩子買一雙鞋。我很懊悔,原本可以開同樣效力,但便宜一點的藥的。


我靈機一動 ,要他們等一等,我把處方箋拿到附近一家「慈善藥局」 (一種收集病人剩藥,供窮苦人家緊急使用的戰備藥庫),為病人辦理免費領藥。 

我花了近兩個小時填寫表格、核對藥品,還得說服藥局人員優先處理這位病人的需求,中飯早已忘了吃,但我毫不在意。

當我終於將藥交到病人手中,看著他妻子眼中的淚光和孩子怯生生的笑容,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充實。


爾後看診,我總會先詢問病人的診療費可不可以退,才開立處方。口袋裏也總是塞一些「慈善藥局」的手冊和地址清單,以備不時之需。 


還有,我會注意病人是不是光著腳Y走進來。


十六年了,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幫到病人,讓他們看病時可以不用擔心:他們的下一餐在哪裏?他們的腳會不會燙傷?

十六年來,我難忘這昂貴的教訓 ,一幅畫面在我的腦海不時浮現:


日正當中的那一天,那一個病人,和他的妻子兒女們,坐在醫院的候診區,什麼藥也沒領 ,等待太陽下山。


那天的太陽依舊熾烈,但我開始學會了低頭看見病人的腳,也試著成為那片遮陽的雲,並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當醫生。


圖文:林思偕

王永慶的二房夫人楊嬌的故事

 1975 年,台灣首富的妻子楊嬌,因受不了丈夫出軌,毅然放棄豪門生活,帶著 3000 塊路費私逃,只身前往美國打工。


當她拖著行李箱走出台北松山機場時,身后是媒體閃光燈的追逐,身前是紐約肯尼迪機場陌生的霓虹。


有人在報紙上嘲笑這個 51 歲的女人 “身在福中不知福”,卻沒人看見她藏在袖口的手,正緊緊攥著一張女兒王雪紅大學宿舍的地址 —— 那是她用半世豪門生活換來的,第一份屬于自己的地圖。


1924 年生于嘉義貧家的楊嬌,十九歲時在米店扛麻袋的背影,被前來批貨的王永慶看進眼底。


彼時的王永慶剛從磚窯廠破產的陰影中爬起,穿著打補丁的藍布衫,卻在楊嬌養父母救他于山洪后,執意用婚約報恩。


婚后第三年,當郭月蘭帶著婚書找上門時,楊嬌正在廚房給懷孕的自己煮紅糖水,聽著王永慶 “家中已有正妻” 的解釋,她把瓷勺放進鍋里,水面蕩開的漣漪里,映著自己突然蒼白的臉。


作為二房太太的歲月,楊嬌把賬本算得比台塑的塑膠原料還精細。王永慶在外面跑木材生意,她在台北老屋里帶著五個孩子,用煤爐燉出的排骨湯,總能讓深夜回家的丈夫吃出淚來。


1957 年台塑集團成立那天,她在慶功宴后廚切著冷盤,聽見前廳傳來王永慶與舞女李寶珠的笑聲,手里的菜刀 “哐當” 掉在案板上 。


那個曾在米店對她許諾 “共患難” 的男人,正把鑲鉆的手鐲套在別人手腕上。


1975 年的台北陽明山官邸,懷孕七月的楊嬌摸著腹部,聽著王永慶坐在沙發上抽煙:“寶珠問了,若真愛她,為何你還會懷孕?”


 窗外的雨打在芭蕉葉上,她突然想起三十年前米店外的暴雨,王永慶也是這樣站在屋檐下,說 “娶你是這輩子最對的事”。


此刻她扶著腰站起來,羊水順著腿縫往下淌,卻只冷冷回了句:“那你問她,真愛你,為何要管我生不生孩子?”


王文祥出生后的第十天,楊嬌把嬰兒奶粉裝進帆布包,在王永慶的皮箱里發現了李寶珠的蕾絲睡衣。


她沒哭沒鬧,只給在美國留學的王雪紅發了封電報,然后從抽屜里拿出攢了十年的 3000 美元 —— 那是她偷偷賣掉陪嫁金鐲換來的。


飛機起飛時,她看著台北的燈火漸成星點,想起上次坐飛機還是隨王永慶去日本考察,那時她戴著珍珠項鏈,如今脖子上只有根紅繩系著的平安符。


紐約皇后區的清晨,楊嬌系著圍裙在唐人街擺煎餅攤,油煙熏得她眼淚直流。隔壁水果攤的福建阿婆總說:“你這手藝比我女兒還差。” 


她笑笑不說話,心里記著王永慶最愛吃她做的韭菜盒子。白天在中餐館洗盤子,晚上抱著王文祥在夜校學英語,課本邊角全是孩子的口水印。


有次王雪紅來看她,發現母親的手指被清潔劑泡得發白,卻還在給客人打包時多塞個茶葉蛋:“出門在外,吃飽才不想家。”


王永慶帶著整箱金條來紐約求和的那天,楊嬌正在教會幫忙熨燙桌布。他把存折拍在桌上:“回來吧,孩子們不能沒有媽。” 


她放下熨斗,看著這個頭發花白的男人:“孩子們需要的是有尊嚴的媽,不是在三房面前忍氣吞聲的擺設。” 


陽光透過教堂彩繪玻璃,在存折上投下斑斕的光,像極了當年台塑慶功宴上晃眼的水晶燈,只是此刻她眼里沒有羨慕,只有洗得發白的圍裙上,沾著的面粉和母愛。


1997 年,王雪紅在硅谷車庫創立 HTC 時,啟動資金是楊嬌賣掉紐約公寓的錢。“媽,這錢您留著養老。” 


楊嬌把支票塞進女兒手里:“當年我帶 3000 塊闖美國,你至少有間車庫。” 


后來王雪紅成為台灣女首富,接受采訪時總說:“我媽的煎餅攤教會我,創業就像攤煎餅,火候到了自然會香。”


而王文洋在上海建宏仁集團時,辦公室掛著楊嬌的書法:“寧做荒野草,不做溫室花。”


2008 年王永慶的葬禮上,84 歲的楊嬌穿著素色旗袍,在李寶珠遞來的手帕前輕輕搖頭。


她走到靈前,把一束白菊放在棺木上,想起 1975 年那個雨夜,她也是這樣把嬰兒毯蓋在王文祥身上。


媒體鏡頭捕捉到她嘴角的平靜,卻不知道她衣兜里裝著張泛黃的紙條,上面是王永慶年輕時寫的:“等有錢了,給你買全台北最大的米店。”


紐約皇后區的煎餅攤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楊嬌晚年常去的社區圖書館。


她總在傳記區停留,看那些關于女性獨立的故事,老花鏡滑到鼻尖也不在意。


2011 年她去世時,遺囑里沒有巨額遺產,只有給五個孩子的信:“媽媽沒給你們留下金山銀山,但給了你們走路帶風的勇氣。” 


如今 HTC 的展廳里,在最新款手機旁,總放著張老照片 ——1975 年的紐約街頭,一位母親背著孩子,在煎餅攤前笑得比陽光還亮。

Tuesday, July 8, 2025

Lauren Sánchez 羅倫桑切斯

 轉載:

Lauren Sánchez 羅倫桑切斯


她真的是地表最強小三代表,活到55歲了還嫁給了世界首富。


而且她三次結婚,有三個孩子。


光這些資訊,就可以知道她真的不簡單的女人,所以我還是寫了這篇文章。


但是,先聲明,我還是沒有鼓勵當小三這件事。


2011年,她41歲,考取直升機執照。


2016年,她46歲,創立航空攝影公司(Black Ops Aviation)。

2020年,認識貝佐斯後,又創製作團隊ChasingShadows


今年2月,她還去參加太空旅行,平安返回地球,貝佐斯開心的拿著🍰來迎接他,她受訪的時候抱著貝佐斯說「我就要結婚了,不回地球就太可惜了」。


我看了很多她的照片,大多都是和貝佐斯黏在一起,而且兩個人笑容滿面。


說實在的,她和我們心目中的典型美女有非常多的差距,明顯不自然的整形的面貌,粗壯的腿部線條(她很積極健身),都會讓人覺得貝佐斯眼光獨特,但是如果仔細探究她的一切,會發現女人的魅力真的不是只有靠外貌而已。


我曾經看過她上節目還有訪問名人的片段,她總是充滿笑容和活力,而且全身散發一種「老娘超強,沒有要被任何人掌握」的氣質。連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都很害羞的在被她訪問。


出身於新墨西哥州窮困的家庭,但她還是一路走到了世界首富的身邊,只不過,不太有人看得出來她過往經歷過生命的折磨,是因為她總是不抱怨、不妥協、最重要的不願意服輸。


不靠北前夫,離婚就再結婚,而且越嫁越好。


她也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幸福寄託在男人身上,始終保持自己優秀,婚姻不行,就斷捨離,斬立決,不浪費自己一點點寶貴的生命自怨自艾,其實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堅毅的內核,也是很多成功男性慕強的特質。


貝佐斯其實就是個宅男,但是被桑切斯帶著上山下海,運動健身,改變時尚穿搭,甚至因為貝佐斯曾經發生過空難倖存,但是都還願意坐桑切斯駕駛的飛機,一起飛入雲霄,我看了很多貝佐斯的照片,他笑的就是幸福洋溢,跟班艾佛列克在翹臀珍身邊的的眼神空洞,非常不一樣。


她與前夫 Patrick Whitesell 育有兩子一女,與 貝佐斯的前妻MacKenzie Scott 的四個孩子相處融洽。桑切斯也會花時間與 貝佐斯的孩子建立關係,組織家庭旅行與活動,這種溫暖與包容讓貝佐斯感受到家的歸屬。


桑切斯其實不管是婚姻或是職涯都充滿爭議,但是她總是自信果敢,每一次爭議都成為她的大跳板,一直跳到貝佐斯身邊,讓貝佐斯2023年就求婚,大眾一直猜一定辦不成的婚禮,在昨天義大利威尼斯也辦完了,貝佐斯還豪擲幾億讓桑切斯去太空旅行後再浪漫的水都婚禮。


我覺得從這個地表最強小三身上,你們可以看到她五十五歲但是總穿的跟二十五歲一樣,她並沒有被自己的實際年齡給拘束,而且出席公開場合,她的車頭燈就是硬挺挺的兩顆大方展現,眼睛對宅男貝佐斯總是充滿迷戀和微笑,甚至會在社群寫文章大方示愛貝佐斯。


從2018年就當小三很沒道德,充滿負面評論,但是她選擇低調不正面回應,一直到雙方都把各自婚姻關係結束後才又高調出現在螢光幕面前。


貝佐斯為了她願意付出高額財產分配(380億美金大概是一兆兩億多台幣)的代價結束婚姻。


撇除當小三這件事,我認為其實桑切斯也真正有我們女人該學習的地方。


對生命與伴侶總是充滿熱情奔放投與高度的情緒價值


對自己總是充滿自信與自律。


最後,請活久一點,


一個女人活到五十五歲都可以嫁給世界首富了,妳還在埋怨自己或是前夫什麼呢?


Thursday, July 3, 2025

睡眠的重要

有空檔就睡;充足睡眠才是預防失智,才是延長生命的秘密…有鑑於林芳郁 醫師/院長失智的自我警惕 … 以下為轉傳內容…=〉

 

最近,我被一本書完全迷住了。日以繼夜,終於看完了。這本書的名字是《Why We Sleep》,今天,就給各位介紹一下書裡的精彩觀點。


《Why We Sleep》的作者是一位名叫Matthew Waler的睡眠學專家,曾是哈佛醫學院教授,現在是伯克萊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教授。


書的一開頭有這樣一段: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個可以讓你延長生命的革命性的秘方。

它能提高你的記憶力,增加你的魅力;

讓你保持苗條,降低食慾;

保護你不得癌症和老年痴呆;

不讓你感冒和傷風;

降低你心臟病、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的風險。

你會感覺更快樂,不抑鬱,不緊張。你有興趣嗎?


Walker教授說:這個可以包治百病的良方,就是「睡眠」。


說起睡眠,我和我身邊很多人都為其煩惱,看了這本書,才明白晚上睡不好帶來的問題,絕對不僅僅是白天的疲倦,而是非常可怕的智力低下、生理疾病、心理障礙、性格缺陷,甚至有生命危險。


並且這些結論都不是憑空臆造,而是經過二十多年無數例的科學試驗得出的。以下分享一些觀點,與大家共勉


01

睡眠裡面最重要的是NREM(不眨眼的深睡,主要功能是提高體質和免疫力)和REM(快速動眼的做夢睡眠,主要功能是提高大腦功能),這兩樣決定了睡眠質量。


也可以說,睡覺愛做夢的孩子聰明!


02

只要一個晚上睡眠低於5小時,體內專門對付癌細胞的免疫Natural Killer細胞就會減少70%!


所以睡眠不足的人容易患腸癌、前列腺癌或乳癌(也許現代人得癌症的比例增加,並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活得更久了)。


03

睡眠不足會加速癌細胞的增長。同樣患腫瘤的小鼠,睡眠不足的,腫瘤增大速度快很多倍。


難怪,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睡眠不足視為致癌因素。


04

睡眠比飲食和運動更重要。


如果剝奪一個人睡眠、或食物、或運動24小時,睡眠傷害最大。


05

每晚睡少於6小時的45歲以上的人,比睡7-8小時的人得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概率高200%。


06

睡眠不足會變傻(因為REM不足影響腦細胞健康),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柴栔爾夫人和雷根總統都是號稱自己每天只睡4-5小時的,最後都得了老年痴呆症。


Walker預言:下一個痴呆症患者也許就是川普總統。


07

如果連續19小時不睡覺,人的腦力和體力狀態和醉酒是一樣的。


所以很多國家警察採用的無痕跡逼供的方法就是:不給犯人睡覺。


超過40小時不睡覺的犯人,基本上叫他簽什麼字就簽什麼字,不求自由,只求睡覺。


08

喝咖啡是相當於在服用讓自己睡眠不足的藥物。


如果已經上癮,必須喝咖啡,那麼只能在下午1點前喝。


09

酒精不但不幫助睡眠,而且影響睡眠。


酒精(哪怕只有一點點)會扼殺REM睡眠,讓我們不會做夢。


不做夢(沒有REM的睡眠)嚴重影響智商;


10

我們晚上睡不好一部分原因是中央空調供應的恆溫環境,違背睡眠需要的自然規律。


11

鬧鐘影響心臟健康。


特別是那種每隔五分鐘就會叫一次的Snooze功能鬧鐘,讓心臟在短時間內受到3-4次壓力,長期持續對心血管的影響很大。


12

睡眠不足影響性功能。


每晚睡眠低於5小時的男人,比睡眠超過8小時的男人,睪丸明顯小很多,血液中睪固酮濃度降到十年後水準。


女性缺乏睡眠則容易不孕或流產。


13

睡眠不足容易長胖。


因為睡眠不足降低跟飽腹有關的荷爾蒙Leptin,提高跟飢餓有關的荷爾蒙ghrelin。


14

如果工作日睡眠不足,即使週末再怎麼多睡,也是補救不了的。


15

每一個致死的重大疾病,幾乎都和缺乏睡眠有關。


而如果能讓病人好好睡一覺,很多健康問題都可以改善或解決。


日出、日落 在臺灣 (Sunrise, Sunset),真的是美! 這是有中文字幕的,讓人倍加

傷感歲月的飛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EyrnKJP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