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4, 2022

誰之過? RV

緖香在唸xx女中初二時來了一位新的導師,名李志揚,這位男老師微胖,三十多歲,也教她們歷史。他話不多,不像前任導師那般和藹可親,疼愛學生。他的眼神兇冷,而且使人覺得他總是在避免和人四目接觸。緖香擔任學術股長,每日要負責填寫校方指定的「教學日記」,那是一本記錄當天各科的教學進度、內容和老師說的話的厚書,然後趕在最後一堂課結束後去李導師辦公室交給他簽閱,之後由他放置在教務處以備上方調覽,隔天再由緖香去領回。

在跑了幾趟李老師的辦公室之後,緒香開始覺得心裏不舒服,有一種説不出來的、怪怪的感覺,尤其李老師的眼神,好像有點邪氣。她本來不把這當作一回事的,可是班上同學們開始散播一些関於李老師的不良傳聞,說班長,副班長和總務股長都覺察到,當李老師叫她們去辦公室談話時,李老師總是盯著她們的胸部不停,使得她們害怕得要命。緖香聽到了,也很害怕,就不敢、不再每天去他的辦公室繳交「教學日記」了。以後幾天,李老師上課時常會失控,會突然發脾氣亂駡人,有幾次故意挑緒香,說她上課時在講話,同學們紛紛為她打抱不平:「我們並沒有聽到她出聲,老師,你錯了!」

有一天,在李老師要來上課之前,幾位同學跳上講台,在黑板上寫了:不知羞恥、不要臉、骯髒、狼師⋯⋯,有一位名叫惠心的同學寫得最長:「你這個不要臉的老師,我們不尊敬你,滾蛋!」後來她們反悔了,趕快把字擦掉,惠心想要把自己寫的那行字也擦掉,但是一個同學挪走了粉筆擦,一個站著遮住那行字,這時李老師走進了教室,臺上的人都回到座位。起初,李老師還視若無睹地照常講課,大概覺察到全班都屏息靜氣在看好戲,突然轉身用力打著黑板大吼大叫,歇思底理:「你們是在逼我看這個吧?」然後咆哮憤怒地離開教室。

連續三天,李老師沒有來上課,第四天卻來了訓導主任,嚴厲叱責全班冒犯師長、刁蠻無禮,行為惡劣不可原諒,她帶走了惠心和幾個曾在黑板上寫毀謗文字的同學,也帶去了正、副班長和總務股長。隔天,惠心被記了一個大過,其他曾在黑板上寫字的也被記小過。

從此以後沒有再見到李老師出現在校園裏。

但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來接管她們班的新任導師竟然是那個以嚴厲出名的張教官,他不苟言笑,每天訓話不斷,要求絕對服從,好像在作軍事訓練,大家的日子過得戰戰兢兢。緒香因為之前沒有按時交「教學日記」給李老師簽約,疏忽職守,而被張教官免除學術股長的職位。

難渡的學期縂算過去,過了暑假,大家升上了初三,換了新的女導師,第一天訓話就對她們下馬威:「我知道你們這班過去有不良的前科,希望你們能夠回頭是岸,重新作好學生。我會時時盯著你們的。」

接著,她情緒激動地責備道:「之前那位被你們氣走的李老師是隻身從大陸逃難到來台灣的,你們竟然那樣對待他。聽說他最近自殺了,真是可憐,你們現在知道了,不覺得歉疚嗎?⋯⋯」

緖香心理起了一陣騷動,⋯⋯
是的,⋯我們是同情他的,我們也受了懲罰,但大人們可曾想想這是誰之過?初一的那位受人愛戴的導師曾説:教育是引導人瞭解真理,管教與愛同時並行的,但是這批教育人士大人有做到嗎?她覺得很無奈。

Monday, May 2, 2022

人生是一場自渡自擇



研究佛學的人說:深山的鹿,不知歸處;萬般皆苦,只可自渡;天意無常,順其自然。

“渡”是一種別人不明白的豁達,“渡”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放下,所以不必向任何人傾訴你的苦衷,因為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自己的傷痛自己撫平,自己的痛苦自己嚥下,自己才是自己的救星,俗話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所以人生就是一場自渡、自擇,包括信仰也是自己的選擇。

由梁朝偉主演的電影“擺渡人”有一句經典問: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事實上,靈魂的擺渡人並不存在,真正的擺渡人就是你自己。

生命的長河裡,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使命、不同的難關,人這一生要三次擺渡自己:

1.年少渡情:

俗話說:沒有少女不懷春,沒有少年不癡情。年輕時,愛與恨總是來的驚天動地,沒有人逃得過一個情字,總以為遇見一個人就是一生,殊不知,人生的任何一個岔路口都可能走散,人生第一個關口就是從渡過情關開始。

林語堂先生說:人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看得不夠遠,決然而去的不值得;愛而不得的莫糾纏;有緣無份的別執著。

既然不能相濡以沫,不如兩兩相忘於江湖。

渡過去再回首,所有的愛恨情仇都會變得雲淡風輕。

2.中年渡難:

人生恍若一座山,我們所有人都是攀登者,從上學、工作,到結婚生子,每往前攀爬一段,山就陡峭一分,身上的負擔也隨之加重,到了中年以後,登山的難度就達到了高峰,抱著子女、背著雙親、牽著伴侶,還要時時擔心失去賴以維生的工作,生活的擔子像潮水般襲來,壓彎了腰、吹皺了臉,每個難字當頭的中年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壓力,難以想像的焦慮,中年不易,但你只能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不能停也不能回頭。

人到中年,只能一關一關的自渡,渡完一關還有萬重浪,正如胡適先生所說: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渡過忙得分不清歡喜和憂傷,忙得沒有時間痛哭一場的艱難時光。

有朝一日,你我都將如李宗盛所說:望著大河彎彎,終於放膽嘻笑面對人生的難。

3.老年渡心:

梁啟超曾說: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僧。

作家楊絳100歲時感嘆的說: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會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與效益,好比香料搗得越碎、磨得越細,香得越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不過是內心的淡定從容。

山一程、水一程,一路走來,邁過了年少情關,越過了生活難關,人到暮年,千帆過盡,最後要渡的就是自己的心。

林清玄先生在晚年回首一生的悲歡起落,他這樣說:人生五種,年少青澀、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壯年回香、老年無味。

事實上,如果年輕是一路奔流而去的放蕩不羈,中年是歷經萬水千山的滄桑,那麼,晚年就是抵達風平浪靜的平和淡然。

前半生的歲月都在為工作所累,為家庭而戰,經歷了潮起潮落,看遍了人生百態,有不捨、有執念、有掛礙,但到了一定年紀,終究要學會放下,餘下的人生只求內心平靜安寧,要為自己而活!

年齡可以老,心態不能老,享受當下陽光!

心寬是福,豁達是路,天寬地寬不如人寬,命好運好,不如心態好!

Monday, April 18, 2022

為別人流過的淚都會變成珍珠回來找你

同學今天早上分享的短文,深有感觸,值得一讀。

每一滴為別人流過的淚
都會變成珍珠回來找你
(一名醫生分享的動人故事)

那時,我正在打一場醫療糾紛的官司
同一時間,我有一個棘手的病人
屏東牡丹鄉
八十幾歲的獨居老人
他的下腹部全都潰爛了
每天要花六小時的來回車程
到高雄市來找我看病

對任何人而言
六小時的來回車程
都是一個難以忍受的折磨
更何況是八十幾歲
一身病痛的阿伯

於是我向健保局
申請住院給付
讓老人不用每天來回奔波
但被健保局退件了
對方認為屏東牡丹到高雄市的來回車程
是四小時
不是六小時

這時的我有兩個選擇

一、健保局說了算
況且我已經努力過了
我應該把全部精力拿來處理官司問題

二、再努力一次
阿伯沒有家人
每天六小時的來回移動
會要了他的命

最後我選擇放下官司
為阿伯再努力一次
我向健保局解釋
阿伯是獨居老人
沒有人可以開車送他
他只能走路-公車-走路-公車……
轉來轉去的結果
一天就是要花六小時的時間
結果──再一次被健保局退件

因為解釋不清
於是我決定……
實際跟著走一遍老人的搭車路線
前一晚到老人的家
清晨陪著老人從家裡出發
搭上第一班車
鉅細靡遺的記錄老人走過的每一吋路
拍照,攝影
過程中,我強迫自己
不可以牽老人的手
不可以扶老人上車

我需要真實的畫面

但每一個真實的畫面
都讓我淚流滿面

就這樣
我幫阿伯的案子
第三次送健保局
我有一種參加紀錄片的荒謬感

當然啦
這之間被我擱在一旁的醫療官司
依然沒有放過我

有一次
被官司搞得心情大亂的我
出席某某醫療活動
有個記者好像知道我是誰
故意朝我遞出了麥克風

我想完了
對方一定是要問我官司的問題
沒想到她一開口
問的卻是屏東阿伯的事

瞬間,我緊繃的臉完全鬆懈下來
因為昨天健保局才通知我
阿伯的住院給付審核通過了
那一刻我熱淚盈眶
健保局終於可以全額給付了

人生就是這麼神奇
隨著阿伯的事情搞定
那件我一直擺不平的官司
居然在屏東阿伯的故事
上了報紙之後
跟著完美的落幕了

這一路上
跟健保局來來往往
打交道的過程中
我一直以為是我在幫阿伯
沒想到最後結局大逆轉
是阿伯的故事
反過來幫了我一個大忙

你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
都將成為未來人生的伏筆
每一滴為別人流過的眼淚
都會變成珍珠回來找你

Friday, March 18, 2022

動人心扉的文句

回想我們那個年代,看不到錢途,卻讀進許多動人心扉的文句!  

(一)梁實秋: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二)海明威: 
優於别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三)三毛: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埋在土裏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四)顧曼: 
一個笑,就擊敗了一輩子;一滴淚,就還清了一個人。 

(五)余秋雨: 
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参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 


(六)華淑敏: 
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 

(七)七堇年: 
人生如路,須在荒涼中,走出繁華的風景來。 

(八)徐志摩: 
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看著看著,就累了,星光也暗了;聽著聽著,就醒了,開始埋怨了;回頭發現,你不見了,突然我亂了。 

(九)席慕蓉: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裏,遇到你。 

(十)朱德庸: 
人生就像迷宫,我們用上半生找尋入口,用下半生找尋出口。 



(十一)顧城: 
我從沒被誰知道,所以也沒被誰忘記。在别人的回憶中生活,並不是我的目的。 

(十二)村上春樹: 
哪裏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十三)徐志摩: 
如果真相是一種傷害,請選擇謊言。如果謊言是一種傷害,請選擇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種傷害,請選擇離開。 

(十四)席慕容: 
我們都是戲子,在别人的故事裏,流著自己的眼淚。 


年紀漸長,見識越廣,越覺得這些文句,智慧而雋永!

Friday, March 11, 2022

論斷


戴眼鏡的人,不一定學問高;
留長鬍子,也不一定是藝術家;
身材魁武,體型壯碩的,不一定是健身選手。
但有了「偏」見,就容易把事情看偏!
有兩個女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喝飲料。
其中一個,把雨傘靠在桌邊,另一個在喝完飲料時,迷迷糊糊的,順手拿起雨傘就走。
雨傘的主人大聲叫說:「喂!妳拿了我的雨傘。」
前面那個女人一臉尷尬,紅著臉向對方道歉,說是忘了自已沒帶傘,一時誤拿。
這件事,讓她想起需要買把雨傘,順便也買一把給孩子,於是她便去買了兩把。
回家的路上,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誤拿雨傘的女人坐在同一輛公車上。
那女人注視著那兩把雨傘,說:「我看妳今天的成績還不錯嘛!」
人們在判斷別人時常有一種傾向,就是把人概分為「好的」或「不好的」兩部分。
當一個人留給人的印象是「好的」時,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釋。
反之,如果一個人被歸於「不好的」的印象時,那麼,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在他的身上。
這種現象稱之為「月暈效應」。
意即當人們看到月亮的同時,週邊的光環也會被注意到,當一個人的「印象確立」之後,人們就會自動「印象概推」,將第一印象的認知與對方的言行聯想在一起。
幾乎每一分鐘、每一件事,我們常常憑著過去的知識、經驗在作判斷。
比方,我們常聽說:「生意人都很狡猾」、「女人駕駛技術不好」、「男人都很不衛生」、「猶太人都很吝嗇」、「法國人都很浪漫」.......等等。
此後我們心中就會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並用這個「成見」去解釋或評斷周遭的人事物。
志明出差剛到美國不久,早上出門經過公園,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曬太陽,他心想:「美國人生活真是悠閒,有錢又懂得享受生活。」
走了不久,又看到有幾個黑人也悠閒地坐在草坪的另一邊,他不禁想到,「唉!黑人失業的問題還真是嚴重,這些人大概都在領社會救濟金過生活吧!」
哈茲立特有句話:「偏見是無知的孩子。」
說得一點都不錯,「人」「扁」為偏,人一旦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看「偏」了。
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你,你也不完全了解這些人,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該輕易地去論斷他人,當然也不必在意別人的論斷。
馬太福音7:1-2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Wednesday, March 9, 2022

畜生開會,聊人類!

驢說:明明是人愚蠢,卻說“蠢驢”;
豬說:不光是罵蠢驢,也有罵“笨豬”!
牛說:明明是人在說大話,卻說“吹牛”,甚麼玩意兒?
貓說:人自己在搞陰謀詭計,偏說是“玩貓膩”,你說可恨不可恨?
狼和狽說:人合夥幹完壞事後,反說成“狼狽為奸”;
狗說:那可不是,我和狼本是冤家,卻說“狼心狗肺”;男人把女人肚子搞大生了,非要說“狗養的”,讓我們背黑鍋,什麼東西?
老鼠說:人自己長得醜吧!反說“賊眉鼠眼”,人自己眼光短淺吧!反倒說“鼠目寸光”;
蛇說:人自己心眼毒辣,卻說“蛇蠍心腸”;
虎說:人辦事不專心致志,卻說“虎頭蛇尾”,我和蛇什麼時候有過一腿,生過下一代?
雞說:人真不是個東西,把失足女性說成是我們“雞”;
鵝說:人自己笨卻說是"呆頭鵝",甚麼意思啊?
馬說:人在搞阿諛奉承,說成是“拍馬屁”,與我們有何相干?
猴說:人自己急不可耐了,卻說“猴急猴急”的,挨得上嗎?……
畜生們越說越氣憤,一致認為,人類最為惡毒的一句語是,自己壞事做絕,良心喪盡,卻說<連畜生都不如>

Monday, February 14, 2022

情人節送蔬菜

告示:
 2月14日情人節,因天冷玫瑰花凍壞,運輸不便,玫瑰花非常短缺,今年情人節一律改為送蔬菜,希各位互相轉告。 單身是香菜,戀愛是芹菜,分手是白菜,結婚是生菜,離婚是酸菜,再婚是剩菜,沒有情人是豆芽菜,情人多了是花菜,各位好配菜。 哈! 祝大家情人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