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1, 2021

看見幸福 (福音加油站)

一位插畫家坐在書房裡沉思了許久,終於他拿起筆開始寫:

**去年,我因骨刺壓迫到神經而動了手術。這個手術讓我被困在床上好幾天。

**同年,我65 歲,不得不離開我工作了30年的圖書公司,那是我最喜愛的工作。

**同年,我經歷了母親去世的傷痛。

**同年,我兒子因車禍受了重傷。他不得不在醫院的床上躺了好幾天。撞毀的汽車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最後他寫道:唉!真是糟糕透頂的一年!

 

當作家的妻子走進書房時,她發現陷入沉思中的丈夫看起來很悲傷。她從他的背後讀了寫在紙上的東西,默默地離開了房間,過不久,她帶著另一張紙回來,放在丈夫寫的手稿旁邊。

 

丈夫發現紙上寫著以下內容:

**去年,我終於擺脫了讓我疼痛多年的骨刺。

**同年,我 65歲,身體健康,而且退休了。現在,我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悠閒自在地創作。

**同年,我母親90歲,不依賴任何人,也沒有病痛,她安詳地回到天家。

**同年,上帝賜予我兒子新的生命。我的車被撞毀了,但我兒子活了下來,沒有造成任何殘疾。

最後她寫道:去年真是蒙受上帝極大恩典的一年!

 

 同樣的事件,兩個人卻有截然不同的觀點與領受!

 

我們並非因快樂而感恩,乃是感恩使我們快樂。生活中總有一些值得感謝的事情!

 

讓我們不看自己所沒有的,而是要看自己所有的。當我們為所擁有的一切獻上感恩,就會看見幸福。願 神賜福與您!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6--18節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Saturday, November 6, 2021

文明意識境界的差距


中國生活文化 「竊、搶、騙、坑、剽、賴••••」遠遠低於歐美日遵循「 信任 」義理; 難怪 中國人深受世人厭惡!


當信任瓦解, 社會也就崩潰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 

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 

「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


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 

親戚得意地對我說: 

「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有些大陸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 

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 

「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


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


「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 ?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 


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台灣呢? 

我們卻處在防弊重於興利的社會包袱環境。

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神」那一邊。

「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 

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 


我們有一些人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 


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 

搭車為啥不買票?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


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 

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 


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在紐約,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 

付了錢,櫃檯給我們一個約 10 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有兩條夾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 


友人告訴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如果還要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可以憑原本的門票再進入。 

確定不再進去參觀,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 

朋友回答:「沒有」 


「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幾天再來呢?或是 10人進去只買 5 張門票,其中一人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華人會這麼想! 美國人想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不再進去,就繳回門票。基本上美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門口工作人員很少。」 


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我們的防弊多於興利的觀念,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發現台積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採用外包模式,一樣乾淨整潔明亮。所不同的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要吃什麼一切自己來,發水果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 每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連入口處也很少有人在管,進餐廳自己用識別證刷卡,月底自動從薪水中扣除。 


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有一位員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的彼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不但降低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各位親愛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當您和周遭朋友、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做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 但是,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任何事物都進展的很不順利...... 您了解了這道理。 


從現在開始,就將心胸打開,用開放的心情,信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夥伴;或許剛開始,會發現,吃了很多虧,大家都還是防來防去,那是因為您的夥伴還不習慣您的處世態度。 


記得﹕ 

堅持,對的事情就要堅持。 

堅持才能天長地久。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取自網路文章

Thursday, November 4, 2021

佛家十句話


佛家講究頓悟和漸悟,很多歷史上的偉大思想者都是一下子通過頓悟開啟自我新生的。那麼,如何了解佛家的頓悟和漸悟呢?首先要先從佛家的一些哲理智慧入手,在形成一定的覺悟和思想之後,然後再打開自我的頓悟和漸悟之門。


1,生活本身就是修行


生活是一場修行,各種磨礪讓我們變得堅強和勇敢。請記住,縱然路上有風雨,有不平,且留一顆佛心,一路走過,安然花開。


2,人到中年,唯心獨醉


童年是夢,少年是歌,青年是詩,中年是小說,晚年是戲劇。人到中年,唯心獨醉,揚手是春,落手是秋。只有到了中年,一個人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的真諦,感知到孤獨之美,進而領略到人生的佳境。


3,生滅都是相,來去都是客


日落息,日出作。人生一世,生生滅滅,開始又結束,這些都是一種相。是我們看待事物的一種方式。富貴如雲眼前過,琴棋書畫自得樂。來了,走了,生了,滅了,每個人都只是紅塵中的過客,所以不要太過執著。


4,帶著感恩之心生活


很多事,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對待生命中的一切,我們無需拒絕,要學會擁抱一切,感恩遇見,學會笑著面對,不世故,不抱怨。盡心、善待,平安與喜樂、慈悲與智慧、努力與明惠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5,痛苦源於比較,幸福來自珍惜


向外觀察別人,比較別人,總覺得自己得到的還不夠,痛苦就會生出。當分別心過重,妒忌心、虛榮心、不平衡心就會滋生。貪嗔癡的痛苦是比較出來的。幸福自足的人不比較,他們會珍惜當下,感恩現在。


6,死過一回,才會明白


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面對過死亡,那很多事情他不會開悟。透過生死,才會明白生命的可貴。透過榮辱,才會明白淡泊的重要。任何事情,都有其前定的規律,與其煩惱,不如順其自然。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7,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紅塵中,一個捨不得,耽誤了多少人。佛家說,捨亦無所捨,得亦無所得。覺悟者要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來來往往, 熙熙攘攘,人間多少紛擾事,都付風雲笑談中。


8,人要活在趣味和靈性之中,而不是機械和麻木之中


有了趣味,有了靈性,人的生活才會充實而不空虛,生命才不會浪費在無聊和麻木之中。學問、宗教、智慧、文藝、道德……這些都促使我們建立良好的趣味和審美。趣味和審美讓人趨於完善,遠離假醜惡。


9,抬首入世,低眉出世


抬首入世,在塵世間奔走,要從容不迫,懷抱釋然。紅塵中有太多的奢華與誘惑,榮耀與悲苦,醉生與夢死,所謂的輝煌、富貴、理想,說到底是人心的一種慾望。負累前行,疲憊應付,不如閒看日出,靜觀日落,守一份雲捲雲舒的寧靜,享一種花開花落的清淡。把世間的繁複,盡拋心外。


10,學會欣賞自己


任何時刻請記住,你就是你,不要逼著自己去效仿別人。要學會欣賞自己,只有覺得自己有用,你才會變得快樂和自信。欣賞自己,多些自信,人生自然就會多一份希望和創造。


歐陽菲菲[ 感恩的心] 很好聽:https://youtu.be/4vkjLShKUIA

Saturday, October 30, 2021

郭台銘經典語錄

我現在不和人爭吵了,

因為我開始意識到,

每個人只能在他的認知水準上思考,

以後有人告訴我2+2=8

我也會說你真厲害,你完全正確。

  

把咽不下的氣咽下,是一種胸懷,

把不想做的事做好,是一種能力,

把看不順眼的人看順,是一種修為, 

把快駡出口的話忍住,是一種本事。


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人若不能學會靜心,會有很多苦難。

Thursday, October 28, 2021

一顆寬容的心造就輝煌的一生


     在蘇格蘭的愛丁堡,有一家叫做妮可森的咖啡館,在上世紀90年代它一直默默無聞。

雖然歐洲人對喝咖啡情有獨鐘,就像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說︰我不是在咖啡館裡,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但深濃的文化道統並沒有給它帶來顧客盈門,在大多數時候,總是冷冷清清。

那時,不經意間,倒是時常有一個年輕的母親,推著一輛嬰兒車光顧這家咖啡館。

     她總是在臨街的一個角落裡坐下,有時凝神瞧著玻璃窗外街道上的景象,若有所思,有時又常被嬰兒的啼哭拉回到現實的世界裡,急忙搖動嬰兒車,以讓她能夠安靜下來。

更多的時候,她會拿起一支筆,隨便在順手抓過來的一張紙片上快速地寫著什麼,彷彿不緊緊地抓住,就會消失似的。

     偶而,咖啡館的侍者會走到她的桌前,問她需要什麼,她總是會有些慌亂地抬起頭來,有時點上一杯最便宜的咖啡,有時乾脆搖搖頭,然後略顯緊張地看著侍者的表情。

還好,侍者從未顯露過不屑或者鄙夷的樣子,那樣差不多就相當於逐客令了。無論怎樣,他總是面帶微笑地一躬身,然後優雅地退去。這讓她暗暗舒了一口氣,對這家咖啡館更加心生好感,為它不以衣貌取人的寬容。

      她對自己的穿著的確沒有信心,因為她是一個單親母親,靠著領取政府的救濟金養活著自己和幼小的孩子

。她沒有錢去購置衣服,像別的這個年齡的女人一樣,讓自己看上去更體面些。

     而且,她到這個咖啡館來本身就有些迫不得已,因為蘇格蘭的冬天實在酷寒難耐,而她租住的公寓又小又冷,來到這兒不僅可以取暖,而且能夠伸出手來,用筆寫出她的夢想。

是的,雖然生活有些艱難,但並不妨礙人有夢想。她的夢誕生在24歲那年,一列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火車因意外而耽擱了4個小時,在漫長的等待中,她凝望著窗外的草地、森林和藍天,突然一個瘦弱、戴著眼鏡的黑髮小男孩的形象闖入了她的腦海,

她的手邊沒有筆和紙,她無法把那映像寫下來,只有在頭腦裡天馬行空地想像,一個構思就這樣形成了。

她有了寫作的衝動,但生活似乎總在和她開玩笑,到葡萄牙當教師,和一個記者相愛,結婚,生下一個女兒。

然後是離婚,左手抱著孩子,右手拎著裝著斷續寫下的小說碎片的皮箱,回到了故鄉的小鎮。

俗世的生活是如此陰暗寒冷,她想逃離,筆下的世界成為她的向往,只有在那個幻想的空間裡,

她才能隨心所欲,透過那些人物,述說自己的遭遇和希望。

幸虧有了這個好心的咖啡館,儘管她經常佔據臨窗的座位一呆就是幾個小時,儘管嬰兒時而尖厲的哭聲會打破這裡慣有的幽靜,儘管她只是極少買上幾杯咖啡有所消費,但她從來沒有遭到白眼、嘲笑和驅逐。它平和而慈愛,不嫌貧愛富,就像陽光,毫不吝惜地洒在每一個人身上,從來不管哪個人的口袋裡有多少錢。

一部小說歷時5年,最終就在這個不起眼地咖啡館裡完成了,一個身處貧困之中的女人的夢想也是在這裡悄悄地展開了翅膀。後來的事情是羞澀的她根本無法想像的,她的書幾經周折得以出版,隨後迅速風靡世界,短短幾年時間,她的作品被譯成60多種語言,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達2億多冊,幾乎就是轉眼之間,她從不名一文,一下子擁有了10億美元的財富

,甚至比英國女王還要富有。她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

現下羅琳居住的愛丁堡小鎮已失去了往日的寧靜,成千上萬的哈利•波特迷和羅琳的粉絲們,前來尋找她生活的痕跡。那個有著一顆博大的包容心的妮可森咖啡館,目前已成了聞名世界的旅遊景點,

咖啡館裡當年羅琳搖著嬰兒車寫作的地方,一如以前一樣擺放著,簡單與平淡之中,彷彿依稀流落著舊日的時光。

和羅琳一樣徹底改變命運的咖啡館是值得世人感激的,正是它的寬容,讓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得以誕生,

同時它也告訴我們,要尊重那些身處貧困或生活逆境中的人們,只要他們不失去夢想,一切都可以改變。

而我們自已,也常常因這樣的改變而柳暗花明。

Wednesday, October 27, 2021

動人心扉的文句

(一)梁實秋: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二)海明威: 
優於别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三)三毛: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埋在土裏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四)顧曼: 
一個笑,就擊敗了一輩子;一滴淚,就還清了一個人。 
(五)華淑敏: 
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 
(六)七堇年: 
人生如路,須在荒涼中,走出繁華的風景來。 
(七)徐志摩: 
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看著看著,就累了,星光也暗了;聽著聽著,就醒了,開始埋怨了;回頭發現,你不見了,突然我亂了。 
(八)席慕蓉: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裏,遇到你。 
(九)朱德庸: 
人生就像迷宫,我們用上半生找尋入口,用下半生找尋出口。 
(十)顧城: 
我從沒被誰知道,所以也沒被誰忘記。在别人的回憶中生活,並不是我的目的。 
(十一)村上春樹: 
哪裏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十二)徐志摩: 
如果真相是一種傷害,請選擇謊言。如果謊言是一種傷害,請選擇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種傷害,請選擇離開。 
(十三)席慕容: 
我們都是戲子,在别人的故事裏,流著自己的眼淚。 
(十四)余秋雨: 
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参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 
年紀漸長,見識越廣,越覺得這些文句,智慧而雋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VfiITL7Po

Saturday, October 23, 2021

  

孩子7 歲前,家是全部

7歲到13 歲,家是 晚上

13歲到18歲, 家是週 末⋯

18 歲到23 歲, 家是寒暑假

23以後家只 是春節


你和孩子的緣份

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

目送 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