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8, 2021

一顆寬容的心造就輝煌的一生


     在蘇格蘭的愛丁堡,有一家叫做妮可森的咖啡館,在上世紀90年代它一直默默無聞。

雖然歐洲人對喝咖啡情有獨鐘,就像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說︰我不是在咖啡館裡,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但深濃的文化道統並沒有給它帶來顧客盈門,在大多數時候,總是冷冷清清。

那時,不經意間,倒是時常有一個年輕的母親,推著一輛嬰兒車光顧這家咖啡館。

     她總是在臨街的一個角落裡坐下,有時凝神瞧著玻璃窗外街道上的景象,若有所思,有時又常被嬰兒的啼哭拉回到現實的世界裡,急忙搖動嬰兒車,以讓她能夠安靜下來。

更多的時候,她會拿起一支筆,隨便在順手抓過來的一張紙片上快速地寫著什麼,彷彿不緊緊地抓住,就會消失似的。

     偶而,咖啡館的侍者會走到她的桌前,問她需要什麼,她總是會有些慌亂地抬起頭來,有時點上一杯最便宜的咖啡,有時乾脆搖搖頭,然後略顯緊張地看著侍者的表情。

還好,侍者從未顯露過不屑或者鄙夷的樣子,那樣差不多就相當於逐客令了。無論怎樣,他總是面帶微笑地一躬身,然後優雅地退去。這讓她暗暗舒了一口氣,對這家咖啡館更加心生好感,為它不以衣貌取人的寬容。

      她對自己的穿著的確沒有信心,因為她是一個單親母親,靠著領取政府的救濟金養活著自己和幼小的孩子

。她沒有錢去購置衣服,像別的這個年齡的女人一樣,讓自己看上去更體面些。

     而且,她到這個咖啡館來本身就有些迫不得已,因為蘇格蘭的冬天實在酷寒難耐,而她租住的公寓又小又冷,來到這兒不僅可以取暖,而且能夠伸出手來,用筆寫出她的夢想。

是的,雖然生活有些艱難,但並不妨礙人有夢想。她的夢誕生在24歲那年,一列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火車因意外而耽擱了4個小時,在漫長的等待中,她凝望著窗外的草地、森林和藍天,突然一個瘦弱、戴著眼鏡的黑髮小男孩的形象闖入了她的腦海,

她的手邊沒有筆和紙,她無法把那映像寫下來,只有在頭腦裡天馬行空地想像,一個構思就這樣形成了。

她有了寫作的衝動,但生活似乎總在和她開玩笑,到葡萄牙當教師,和一個記者相愛,結婚,生下一個女兒。

然後是離婚,左手抱著孩子,右手拎著裝著斷續寫下的小說碎片的皮箱,回到了故鄉的小鎮。

俗世的生活是如此陰暗寒冷,她想逃離,筆下的世界成為她的向往,只有在那個幻想的空間裡,

她才能隨心所欲,透過那些人物,述說自己的遭遇和希望。

幸虧有了這個好心的咖啡館,儘管她經常佔據臨窗的座位一呆就是幾個小時,儘管嬰兒時而尖厲的哭聲會打破這裡慣有的幽靜,儘管她只是極少買上幾杯咖啡有所消費,但她從來沒有遭到白眼、嘲笑和驅逐。它平和而慈愛,不嫌貧愛富,就像陽光,毫不吝惜地洒在每一個人身上,從來不管哪個人的口袋裡有多少錢。

一部小說歷時5年,最終就在這個不起眼地咖啡館裡完成了,一個身處貧困之中的女人的夢想也是在這裡悄悄地展開了翅膀。後來的事情是羞澀的她根本無法想像的,她的書幾經周折得以出版,隨後迅速風靡世界,短短幾年時間,她的作品被譯成60多種語言,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達2億多冊,幾乎就是轉眼之間,她從不名一文,一下子擁有了10億美元的財富

,甚至比英國女王還要富有。她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

現下羅琳居住的愛丁堡小鎮已失去了往日的寧靜,成千上萬的哈利•波特迷和羅琳的粉絲們,前來尋找她生活的痕跡。那個有著一顆博大的包容心的妮可森咖啡館,目前已成了聞名世界的旅遊景點,

咖啡館裡當年羅琳搖著嬰兒車寫作的地方,一如以前一樣擺放著,簡單與平淡之中,彷彿依稀流落著舊日的時光。

和羅琳一樣徹底改變命運的咖啡館是值得世人感激的,正是它的寬容,讓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得以誕生,

同時它也告訴我們,要尊重那些身處貧困或生活逆境中的人們,只要他們不失去夢想,一切都可以改變。

而我們自已,也常常因這樣的改變而柳暗花明。

Wednesday, October 27, 2021

動人心扉的文句

(一)梁實秋: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二)海明威: 
優於别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三)三毛: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埋在土裏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四)顧曼: 
一個笑,就擊敗了一輩子;一滴淚,就還清了一個人。 
(五)華淑敏: 
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 
(六)七堇年: 
人生如路,須在荒涼中,走出繁華的風景來。 
(七)徐志摩: 
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看著看著,就累了,星光也暗了;聽著聽著,就醒了,開始埋怨了;回頭發現,你不見了,突然我亂了。 
(八)席慕蓉: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裏,遇到你。 
(九)朱德庸: 
人生就像迷宫,我們用上半生找尋入口,用下半生找尋出口。 
(十)顧城: 
我從沒被誰知道,所以也沒被誰忘記。在别人的回憶中生活,並不是我的目的。 
(十一)村上春樹: 
哪裏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十二)徐志摩: 
如果真相是一種傷害,請選擇謊言。如果謊言是一種傷害,請選擇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種傷害,請選擇離開。 
(十三)席慕容: 
我們都是戲子,在别人的故事裏,流著自己的眼淚。 
(十四)余秋雨: 
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参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 
年紀漸長,見識越廣,越覺得這些文句,智慧而雋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VfiITL7Po

Saturday, October 23, 2021

  

孩子7 歲前,家是全部

7歲到13 歲,家是 晚上

13歲到18歲, 家是週 末⋯

18 歲到23 歲, 家是寒暑假

23以後家只 是春節


你和孩子的緣份

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

目送 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且行且珍惜 

好可愛的漢字

 好可愛的漢字,笑得不行了。太有才了!          


1、「晶」對「品」說:「你家没裝修 呀 〕  


2、「夫」對「天」說:「我總算盼到了出頭之日!」          


3、「熊」對「能」說:「咋窮成這樣啦?四個熊掌全賣了! 」     


 4、「丙」對「两」說:「你家啥時候多了一個人,結婚了?  」     


5、「乒」對「乓」說:「你我都一樣,一等殘廢軍人。」          


6、「兵」對「丘」說:「兄弟,踩上地雷了吧,兩腿炸得都没了?」        

 

 7、「王」對「皇」說:「當皇上有什麽好處?你看,頭髮都白了!」       

  

 8、「口」對「回」說:「親愛的,都懷孕這麽久了,也不說一聲!」          


9、「也」對「她」說:「當老板囉?出門還帶秘書!」          


10、「日」對「旦」說:「你什麼時候學會玩滑板了?」          


11、「果」對「裸」說:「哥們兒,你穿上衣服還不如不穿!」          


12、「由」對「甲」說:「你什麼時候學會倒立了?」          


13、「巾」對「币」說:「戴上 博士帽就身價百倍了!」          


14、「口」對「囚」說:「你中央有人也照樣進去!」          


笑過之後,你會發現幾乎每一條都是真理。

可愛的漢字,笑得不行不行了。太有才了!

開心一下……

Wednesday, October 20, 2021

愛因斯坦的司機

愛因斯坦常常到處演講,於是就請了一個司機。

普通的司機通常都在車上休息不過這個司機很有好學之心,

愛因斯坦在講課他就在下面聽。

過了半年以後,有一天司機跟愛因斯坦說:

『你講的那一套我都學會了。』

愛因斯坦大笑說:『我講的那些都是很專業的,你怎麼學得會?

不然你說給我聽看看。』

司機就從頭到尾講了一遍給愛因斯坦聽,講的很好。

愛因斯坦心想:『我這麼久才想出來的理論,你開了半年車就都給我學會了。』

心理很不平衡。就說:『好,那改天你穿我的衣服上去演講,

我穿你的衣服在下面當司機,這樣你敢不敢?』

司機就說:『好呀,試試看。』

於是有一天司機就穿愛因斯坦的衣服上去演講,

從頭到尾講了一遍,講得很好,聽眾在台下一直鼓掌,

然後就有一個觀眾問了一個很深入,很專業的問題。

愛因斯坦心想:『呵呵,這下子司機下不了台了。』

沒想到司機說:『你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為了證明它有多簡單,


我叫我的司機給你回答就好了。』

Tuesday, October 19, 2021

名畫背後隱藏的淒美愛情故事

 


世界上最貴名畫畢加索的油畫《拿煙斗的男孩》, 2004年年5月5日在倫敦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04億美元的天價成交。


而在這幅天價名作背後卻隱藏著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手拿煙斗的男孩」相戀鄰家女


    這幅畫是畢加索1905年創作的,當時他只有24歲,剛剛在巴黎著名的蒙瑪特高地- -青年藝術家聚集的地方安頓下來。畫中是一位正值青春期的男孩,表情略帶憂鬱,身穿藍色服裝,頭戴花冠,手裡拿著一支煙斗,畫面的背景是兩大束色彩艷麗的鮮花。專家評價說,這一作品色彩清新明快,筆法細膩,人物和景致都刻畫得非常生動逼真,是畢加索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之一。這個作品,被評論家譽為「具有達文西《蒙娜麗莎》似的神秘,梵谷《加德醫生》似的憂鬱的唯美之作。」隨著畢加索聲名鵲起,這幅畫在巴黎幾經轉手,最後被德國的猶太富商格奧爾格先生收藏。


    格奧爾格家族以經營瓷器、鐘錶起家,19世紀初又涉及金融、股票和運輸業,擁有萊茵河沿岸大量肥沃的土地。小斯帝夫-格奧爾格是這個家族的第四代單傳,從小就受到了父親精心栽培,才華過人。格奧爾格先生有一世交好友,名叫理查-霍夫曼,是一位來自美國的瓷器貿易商。他們兩家在柏林斯岡艾弗德大街的住所緊挨在一起,霍夫曼先生的愛女貝蒂比斯帝夫小一歲,兩人從小青梅竹馬。


    那時,斯帝夫一直把美麗又有些怯弱的美麗女孩當做親妹妹看待。從懂事以來,貝蒂一直以為斯帝夫就是這幅《手拿煙斗的男孩》的模特兒,因為畫中的少年與斯帝夫無論是相貌還是神態氣質上太像了。直到貝蒂12歲才從父親的口中失望地得知,這畫中少年與斯帝夫沒有絲毫的關係。


    每當貝蒂有難言的請求時,她總會寫一個留給斯帝夫的小紙條,把它貼在《手拿煙斗的男孩》的背後。貝蒂所畫的第一幅素描就是斯帝夫手拿父親的煙斗站在這幅畫前的肖像。18歲,貝蒂把自己的素描稿作為聖誕禮物送給了斯帝夫,斯帝夫第一次親吻了他心儀的女孩。



    1935年年初,戰爭的烏雲已經籠罩著德國上空,格奧爾格先生開始把家族的大量藝術藏品和財產轉移到瑞士,同時力勸好友早日帶家屬到美國避難。但他們一家由於斯帝夫的母親不願離開故土而錯過了逃離德國的機會。


大使夫人淚沾傳奇名畫


    戰後,霍夫曼與女兒馬上奔赴德國,開始了尋找格奧爾格一家的艱難旅程。父女倆幾乎走遍了德國境內所有猶太人安置點,最後,他們在德國政府的公文中正式獲知,格奧爾格家族中除了少數幾個逃到非洲的零散成員外,其他成員無一逃脫魔掌。

    貝蒂於1949年嫁給了長她6歲的約克-格魯尼,一個來自波士頓的優秀青年。1950年,貝蒂跟隨新婚的丈夫,以美國駐英國大使夫人的身份來到了倫敦。再次回到歐洲,貝蒂感慨萬千,她無法忘記自己曾經在倫敦火車站為了等待斯帝夫的到來,不吃不喝地站了幾天幾夜。而今,自己與初戀情人已是陰陽相隔。


    深知妻子心事的丈夫告訴她一個消息,最近蘇富比拍賣行正在舉行拍賣,有許多猶太人為了籌備戰後重整旗鼓的資金,正把家族祖傳的藝術藏品奉出拍賣。格奧爾格家族藝術藏品甚豐,貝蒂也許能在那裡碰上格奧爾格家族的成員呢。得知這個消息後,貝蒂馬上到了拍賣會現場,可是她並沒有任何斯帝夫的消息。正當貝蒂準備離開的時候,她驚異地聽到了一幅畫的名字:「畢加索《手拿煙斗的男孩》,曾經的所屬人不詳,是盟軍從德國繳獲的戰利品,一萬美金起價,所籌款額將交給`世界猶太人基金會」。


    貝蒂的頭「轟」的一聲如雷灌頂,透過朦朧的淚眼望去,那幅畫雖然經歷過戰爭的創傷,卻依舊完好無缺。畫中的男孩依舊那麼憂鬱,那麼秀美;頭上的花冠依舊鮮艷,背景花束依舊芬芳;兒時記憶依舊鮮明,可是,只有她還獨自活著,而另一個少年在哪裡?


    貝蒂想都不想就舉起了牌子。競拍的最後,價位被提到了2萬8千美金,就當時的世界名畫拍賣來說,這個價位已經到了無人問津的高價了。第三聲詢問過後,木棰落下,這幅畫終於落到了貝蒂的手中。貝蒂捧著畫回到家中。一路上,她的眼淚沒有斷過,她很清楚這幅畫的遭遇正是斯帝夫一家遭遇的縮影,自己捧著的,正是那少年的心。


    從此,這幅畫一直被珍藏在格魯尼家族的私人書房,直到5年後,格魯尼先生結束了任期回到波士頓老家時,這幅畫才跟隨著格魯尼夫婦回到了美國。十年之內,貝蒂的三個孩子相繼問世。她成了一個快樂的母親,同時她活躍於美國上流社會的社交界,用自己和丈夫家族的聲望來影響更多的美國人關心猶太人的命運和他們戰後的重建事業。貝蒂自己親自擔任了「流亡美國猶太人委員會」的顧問。貝蒂的人生開始變得充實而快樂,戰爭的陰影正一點一點地從她的心裡驅散。雖然在夢裡她依舊會見到她兒時的戀人,但是,已經成為母親的貝蒂更希望斯帝夫在天國裡能够幸福快樂。


    1965年年10月裡的一天,正在花園中修剪花草的貝蒂看見僕人帶著一位陌生客人到了自己的面前。貝蒂一下子就被他憂鬱的氣質和深邃的棕色眼睛吸引了。客人穿了一套考究的黑色西服,穩健又優雅。貝蒂瞇起了眼睛,極力在記憶中搜尋著對方似曾相識的影子。他用大海一樣深情的眼睛看著貝蒂,然後緩緩地摘下了帽子,微微地向貝蒂鞠了一個躬。他輕聲地對貝蒂說道:「你好嗎?我的小貝蒂」。


    聽到他說的德語,貝蒂的臉失去了血色,手中的花剪掉到了地上。那聲音雖然已經不是她熟悉的少年的嗓音,但是那種稱呼她的方式,只屬於一個人的!只有斯帝夫才會這樣叫,這是只屬於他們兩人之間的秘密。    他還活著!

貝蒂覺得28年前沒能從柏林火車站駛出的命運火車,今天開出來了。


神秘遺囑見證跨世紀傳奇

    他就是斯帝夫‧格奧爾格,一個本該死在納粹集中營裡的少年。在波蘭的納粹集中營裡,他目睹了父親死在納粹的毒氣室裡,母親死在了納粹的機關槍下。最後關頭,他居然在死人堆裡被美國士兵解救了出來。由於斯帝夫當時染上了肺病,生命垂危,馬上被美軍送往波蘭一家地方醫院治療,一年後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死神,並返回德國。斯帝夫用了兩年時間同德國政府交涉,試圖挽救家族在戰爭中失去的巨大財產。同時,他開始自學經濟和法律,以早日完成父母親的遺願。


    1955年,他在倫敦出差時無意中在《泰晤士報》上看到了美國駐英國大使夫婦為愛因斯坦舉行追悼會的照片,他敏銳地從照片上感到大使夫人就是他的小貝蒂。他馬上來到美國大使館,求見大使夫人,但遭到了工作人員的拒绝。斯帝夫不死心,想通過倫敦的朋友關係聯繫上大使夫婦,不巧第二天,德國有急事發生,他只好匆匆返回了柏林。兩個月後,為了尋找美國小妹,斯帝夫再次來到倫敦。等他見到美國大使夫婦時,他失望地得知上任大使夫婦已於一個月前結束了任期,回到美國了。他從新大使那裡聽說了貝蒂的情況,知道她已經成為了母親,丈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紳士,斯帝夫心中既歡喜又悵然。他知道他們已經分別了近18年,雖然對於自己來說戰爭是永遠無法癒合的創痛,但是對於貝蒂來說,也許她更想忘記那一段歷史。


    斯帝夫忍痛沒有再去美國尋找貝蒂,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家族事業的振興上來。他把父親轉移到瑞士的財產收了回來,同時開始在金融和建築業尋求發展。為了安慰父母的在天之靈,從50年代末開始,他聯合其他與自己有同等遭遇的人們同德國政府交涉,以獲得政府的戰爭賠償。但是,訴訟之路漫長而坎坷,也就是在他幾乎绝望之時,他從一個朋友那裡聽說了在美國有一對曾經做過英國大使的格魯尼夫婦,正致力於幫助流亡美國的猶太人的重組事業。同時,那位朋友在閑聊中透露了格魯尼夫人曾經收藏了一幅畢加索的名畫《手拿煙斗的男孩》。


    可以想像斯帝夫在聽說這個消息時內心的震撼! 他萬萬沒有想到,凝聚著自己所有珍貴的初戀記憶的那幅畫竟然被貝蒂珍藏著,這說明在貝蒂的心中一直珍藏著有關自己的記憶。他再也忍不住了,第二天,他就辦理了去美國的簽證。當他開始走近貝蒂的時候,他的心幾乎都要跳出來。斯帝夫覺得從客廳至花園的路漫長而艱辛,他幾乎走了28年的時光......


    當淚水把他們兩人的衣襟打濕之後,貝蒂挽著斯帝夫的手臂來到了書房,給他看那幅畫。他在那幅畫前站了許久,眼淚一直沒有乾過。最後,他習慣性地走到那幅畫前,試圖翻看那幅畫的背面,看看他的小姑娘是否給他留了什麼紙條。最後他們都笑了。


    他見到了格魯尼先生,兩個男人雖然第一次見面,卻有一種老友重逢的感覺。他們只遲疑了一秒鐘,然後就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格魯尼先生對斯帝夫說的第一句話是:「那是一場可恥的戰爭,是人類的恥辱」。


    而斯帝夫對格魯尼所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從懂事起就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希望貝蒂一生幸福,而你做到了,我也許沒有資格說這句話,但是我很想說謝謝你」。


    格魯尼夫婦試圖挽留斯帝夫在家裡多住幾天,但是斯帝夫執意早日返回柏林。臨行前,貝蒂堅持把那幅畫還給斯帝夫,斯帝夫這樣說道:「你有兩個理由必須擁有這幅畫:一,你替我的父母保全了這幅畫,使它避免落入他人手中,他們在天之靈一定非常欣慰;二,對於我來說這幅畫裡有太多的記憶,它在你的手裡,意味著你沒有把我忘記,至少這是我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氣」。


    貝蒂答應了斯帝夫的請求,永遠保留這幅畫。斯帝夫回到了柏林,繼續著他家族的事業。直到他快50歲的時候,他才娶了奧地利姑娘愛得嘉為妻,並生下了四個孩子。


    在隨後的歲月裡,格魯尼夫婦不遺餘力地投入戰後猶太受害者賠償等問題。從70年代起,《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時代週刊》等著名媒體紛紛開始大幅報道這方面新聞,為斯帝夫取得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不久,德國萊茵河沿岸開始修建大壩,政府同斯帝夫交涉過後,開始批量購買他的土地。就這樣,在戰後幾十年的時間裡,斯帝夫使家族的財產翻了幾番。80年代中期,斯帝夫把企業委託給信賴的經營者,自己則隱居在家族的古堡中,深居簡出。


    1996年,格魯尼先生辭世。2年後,貝蒂的健康嚴重惡化,她再次致電斯帝夫,希望他能够在她活著的時候,收回他家族的畫。斯帝夫親自到美國看望了貝蒂,並且說服她打消了這個想法。由此,貝蒂留下遺囑:如果在她死後,斯帝夫先生依舊拒绝接受這幅畫,那麼她的兒子們可以將這幅畫拍賣。拍賣收入三分之一留給她的子女,三分之一捐給世界殘疾兒童基金會,三分之一捐給以斯帝夫·格奧爾格先生命名的任何慈善機構。


    2003年年底,貝蒂辭世一年半後她的後人決定拍賣此畫。此消息一經傳出,就引來了世界媒體的強烈關注。2004年年4月,在倫敦的蘇富比拍賣會上,《手拿煙斗的男孩》以一億四百萬美元的天價成交。由於此畫打破了14年前梵谷名畫7800萬美金的記錄創造了奇蹟,這位神秘的收藏者一直成了世人關注的對象。


    但是,收藏者卻長久地緘默著。直到2004年年11月斯帝夫辭世,斯帝夫的後人奉他的遺囑將一封有斯帝夫親筆簽名的信轉給貝蒂的後人時,真相才終於大白--那神秘的購買者正是斯帝夫本人。據說,這幅畫一直陪伴他走到生命的盡頭,他是凝視著這幅畫,走向人生的盡頭......。


網民造新詞

 時代發展太快 英文詞彙都不夠用了網民造新詞 增加新的單詞如下:

1. Smilence 笑而不語

2. Togayther 同志終成眷屬

3. Democrazy 瘋狂民主

4. Shitizen 屁民

5. Z-turn 折騰

6. Departyment 宴會部門  

7. Chinsumer 在國外瘋狂購物的中國人

8. Sexretary  性感女秘書

9. Circusee 圍觀者

10. Vegesteal 偷菜

11. Animale 獸性男人

12. Gunvernment 槍桿子裡出政權

13. Niubility 牛逼

14. Propoorty 房地慘

15. Stupig 笨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