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2, 2020

大夢有枕邊人支持 ,小夢是不是也可以有——世界級大導演李安自述

短篇精華 06.20.2020 Sat

1978年,當我準備報考美國伊利諾大學的戲劇电影系時,

我的父親十分反感,他给我列了一份資料:

在美國百老匯,每年只有兩百個角色,

但却有五萬人要同時爭奪這少得可憐的角色。

當時我一意孤行,決意登上了去美國的班機,

父親和我的關係從此惡化,

近二十年之久與我說的話不超過一百句。

但是,等我幾年後,從电影學院畢業,

我终於明白了父親的苦心與擔憂。

在美國电影界,

一個没有任何背景的華人要想混出名堂來,談何容易。

從1983年起,我經歷了六年的漫长而無望的等待,

大多數時候都是幫劇组看看器材、做點剪輯助理、劇務之類的雜事。

最痛苦的經歷是,曾經拿著一份劇本,

兩個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

一次次面對别人的白眼和拒絕。

那時候,我已經將近三十歲了。

古人說:三十而立。

而我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自立,怎麼辦?

繼續等待,還是就此放棄心中的电影夢?

這時,我的妻子给了我最及時的鼓勵。

妻子是我的大學同學,但她是學生物學的,

畢業後,在當地一家小研究室做药物研究員,薪水少得可憐。

那時候,我們已有了大兒子李涵,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

我每天除了在家裡讀書、看电影、寫劇本外,

還包攬了所有家務,

負責買菜、做飯、帶孩子,將家裡收拾乾淨。

還記得那時候,每天傍晚做完晚飯後,

我就和兒子坐在門口,一邊講故事给他聽,

一邊等待“英勇的獵人媽媽帶著獵物(生活費)回家”。

這樣的生活對一個男人來說,是很傷自尊心的。

有段時間,岳父母拿給妻子一筆錢,

好讓我去開個中餐館,也好養家糊口,

但好强的妻子拒绝了,把錢還给了老人家。

我知道了這件事後,轉轉反侧想了好幾個晚上,

终於下定決心:

也許這輩子电影夢都離我太遠了,

還是面對現實罷......................

我去了社區大學,看了半天,

最後心酸地報了一門電腦課程。

在那個生活壓倒一切的年代裡,

似乎只有電腦課,可以在最短時間内讓我有一技之長了。

那幾天我一直萎靡不振,

妻子很快就發現了我的反常,

细心的她發現了我包里的課程表。

那晚,她一宿没和我說話。

第二天,去上班之前,她快上車了,

突然,她站在台階下,轉過身來,一字一句地告訴我:

“安,要記得你心裡的夢想!”

那一刻,我心裡像突然起了一陣風,

那些快要淹没在庸碌生活裡的夢想,

像那個早晨的陽光,一直射進心底。

妻子上車走了,我拿出包裡的課程表,

慢慢地撕成碎片,丢進了門口的垃圾桶。

後來,我的劇本終於得到基金會的贊助,

我開始自己拿起了攝影機,

再到後來,一些电影開始在國際上獲獎。

這時候,妻子重提舊事,她告訴我:

“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項長處就足够了,

你的長處就是拍电影。

學電腦的人那麼多,又不差你李安一個,

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證心裡有夢。”

如今,我终於拿到了小金人。

我覺得自己的忍耐、妻子的付出终於得到了回報,

同時,也讓我更加堅定,

一定要在电影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因為,我心裡永遠有一個關於电影的夢。

(作者:李安)

Saturday, September 12, 2020

瑪利修女

 

作者:李家同


老杜是我電機系的同學,他一直和我們不太一樣,我們念書都是應付考試的,老杜卻不同,他隨便念一下,就可以應付考試,所以他念書永遠念得非常徹底。我們選課的時候總是選容易的,他卻不然,在大學的時候,他就到數學系去選課,而且他也將電磁學念得非常好,遠遠比我們念得好。


老杜畢業以後,進了一家小公司做事,當時大家都熱中數位線路,只有他一個人做的是類比線路,我們都覺得他有點頭腦不清楚。沒有想到的是,多媒體電腦來臨以後,他練好的功夫大為有用,全國會設計類比電路的人非常少,他也自己開了公司,公司的股票一漲再漲,老杜的身價也一漲再漲。我們都非常羨慕老杜,總覺得老杜為什麼如此聰明,無論做什麼事,都做得這麼好。


可是我們大家卻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那就是老杜不是那種以賺錢為唯一目的的人。不論他賺多少錢,他不會因為他賺了這麼多錢就心滿意足了。


過一陣子,老杜開始追求別的東西了,他常常出國,但出國不是在於推廣公司的業務,而是為了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滿足,他常到各種靜修的地方去,照他講,他到的地方都是有名的地方,也常常聽到有名的宗教領袖講道,可是他一直對這些講道不太滿意。他常常覺得這些高僧講的道,不是聽不懂,就是了無新意。


老杜所想要得到的是生命究竟有何意義。我們這些學電機的人當然幫不上忙,他老兄花了好多錢去探索生命的意義,也常以靜坐的方式去悟出生命的意義,照他講,他是越悟越糊塗。


有一天,老杜忽然打電話給我,平時他講話向來是痛痛快快,這次他卻欲言又止,原來他說他要去找一位他過去的一個女性朋友,這位女性朋友姓張,老杜在大學時參加過山地服務社,就在那時候他認識張小姐,也有些來往,雖然我們不能說張小姐是老杜的女朋友,但是人人都知道老杜非常心儀張小姐的。


大學畢業以後,老杜告訴了我們一個令他心碎的消息,張小姐決定去做天主教修女了,她參加的組織專門替原住民服務。老杜雖然有失落感,當然也很佩服她,張修女發終身大願的時候,老杜曾經去觀禮,他站得遠遠地觀看了全部的儀式,事後就永遠不再提張小姐了,畢竟人家已經是修女了。


這次老杜告訴我,他終於找到了張修女,她在好遠的山地村落替一群小孩子服務。這些小孩子家裡發生了一些變故,張修女在照顧他們。老杜說,這二十年來,張修女從未離開過那個山地小村莊,她一定會告訴他生命的意義何在。


我同意他的看法,可是我不懂為什麼老杜要告訴我這件事情。原來老杜想去看她,但不敢一個人去,他要我陪他一起去,替他壯膽。老杜已經四十幾歲的人,一夜之間,變成了小孩子,也難怪他,誰敢去找一位修女呢?


我們兩個人開了車,終於找到了張修女工作的地方,一進去,迎面而來的就是一些鬧得不可開交的小孩,那裡有好幾位修女,我們問了一陣子,找到了張修女。張修女看到我們,很和氣地問我們來的目的。我們說我們是來捐錢的,於是張修女就帶我們去她的辦公室。到了辦公室,老杜再也按捺不住,他告訴張修女他的名字。


張修女聽到老杜的名字,大吃一驚。她說她完全沒有想到他會來這麼偏遠的地方。她雖然在這二十年來,從沒見過老杜,卻在報紙上常常看到這位電子新貴的消息。她說她常常替他祈禱,但是她沒有說她祈禱的意向,我猜這絕對和賺錢無關。


張修女卻不是一個閒人,那些調皮的小孩子不停地去告狀。一個小女孩說一個小男孩偷吃了她的餅乾,張修女給她一塊新的,卻引起一大堆小孩子都來要餅乾。一個小男孩摔了一跤,哭著來找張修女。張修女將他抱了一陣子,他才不哭了。


就在這種紛紛擾擾的情況之下,老杜向張修女說他這幾年來一直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但一直搞不出所以然,他相信張修女一定知道答案。


張修女的答案才真令我們大失所望,她說她其實是一個很沒有學問的修女,對於神學知道得少之又少,如果硬要說明生命的意義,她可以去查書,但她相信書上的答案,老杜早就知道了,也不會使他滿意的。她還調皮地問老杜,如果像他這麼聰明的人都無法瞭解生命的意義,誰能瞭解呢?


就在張修女和我們聊天的時候,另一位修女來了,她暗示廚房在等她燒飯。我和老杜到了這個時候,已經餓得發昏。之前小朋友拿餅乾的時候,我們兩人也分到了一些。不過這實在不夠,我們也知道附近沒有什麼飯店,要想吃飯,一定要隨著張修女進廚房去。


一進了廚房,張修女就給了我們每人一件圍裙,我們立刻想起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意義。


要燒一頓飯給幾十個人吃,儘管多數是小孩子,當然也不是易事。我們兩個人手忙腳亂地幫忙,等到飯菜上桌,我們又被分派去不同的桌子管小孩吃飯,因為這兩桌的原來老師正好休假。這些小孩發現有客人來,紛紛發起人來瘋,有一個小孩,每一口飯都要老杜餵他,有一位修女來指責他,老杜卻替他辯護,他一方面胃口奇佳,一方面被這些小孩鬧得快樂無比。


吃完飯,我們兩人以為可以休息了,沒有想到張修女命令我們帶孩子們去睡午覺,這些小孩子一點也不怕我們兩個人,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這些孩子哄睡著了。


張修女在她的辦公室裡再度招待我們,也倒了茶給我們喝,老杜喝了茶以後,向張修女說:「我現在懂得妳為什麼二十年來沒有離開這個工作了,妳這樣的生活的確是有意義的。」


修女點點頭,她說:「其實我從來就弄不清楚生命的意義,但我知道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扮演著好母親的角色,好多小孩子也因此有了母愛。任何人只要肯全心全意地去幫助別人,都會感到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的。生命的意義也許難懂,要過有意義的生活,卻不是難事。」


老杜點點頭,他說在替那個撒嬌小孩餵飯的時候,他覺得他活得好有意義,至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他大概從此不想去研究了。他從此要過有意義的生活。


張修女說她知道老杜是一個聰明的人,他一定能夠領悟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所以她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僅僅將他拖下水。讓他嚐嚐幫助別人的快樂,果真老杜很快領悟了。


我們要告辭的時候,張修女找到了一盒伯爵紅茶送給老杜,她說她記得老杜在大學生時代很想喝伯爵紅茶,可是沒有錢買來喝。當時她家比較有錢,有時還請他。可是現在她不能喝這種昂貴的紅茶,因為她已經沒有任何收入,喝不起這種奢侈品。她告訴老杜,自從畢業以來,她沒有賺過一毛錢。


老杜收了伯爵紅茶,脫口而出,「小雲,謝謝妳,」小雲顯然是張修女的名字,張修女只好告訴他,她早已不用這個名字了,在這裡,她是「瑪利修女」。


老杜發動車子以後,向車子外面的張修女說:「瑪利修女再見!我會過有意義的生活的!」


這是二十年前的事,老杜在台北從此一直照顧一批家遭變故的小孩子。我有一次看到老杜帶著一個小男孩去買夾克,我也曾經見到他請幾個小孩子吃飯。他最厲害的一點是能教一些高職生電機。儘管他的事業非常成功,他從未停止這種工作。


而我呢?我二十年前在德蘭中心開始做義工。我的教書生涯應該算是很順利的。做到了大學校長,也得到了好多學術界不易得到的獎項,但我總覺得我的生活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我一直在幫助不幸的孩子們。


我們兩人都已是六十五歲,頭髮雖白,但仍健在,瑪利修女卻已在前些日子離開了人世,去世之前,她一直在鄉下一家小醫院接受治療,有人建議她轉診到台北的大醫院,她拒絕了。她說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這種大醫院是奢侈品,她不願意享受這種奢侈品。她去世之前,也有一些令她記掛的事,都是有關孩子的事,某某孩子扁桃腺發炎,某某孩子手臂開刀,有一個國中畢業的男孩子到台中去找工作,一直找不到,後來打電話來,他找到了隨車送貨的工作,修女聽到了以後,安心地閉上眼睛,從此沒有再醒過來。


我們當然都去參加了瑪利修女的葬禮。彌撒開始,前面的座位是空著的,在合唱聲中,一百多位瑪利修女照顧的孩子們兩個一排地走了進來。我從未聽過如此好聽的聖歌大合唱。當修女的棺木離開教堂的時候,一個小男孩好大聲地哭喊:「瑪利修女,不要走!」


我們兩人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瑪利修女所說的話,「我不懂生命的意義」。其實她是懂的,她知道生命的意義是無法用文字詮釋的,她選了另一 種方法來詮釋她的想法,她將她的一生過得非常有意義,「有意義的生活」應該是 「生命的意義」最好的詮釋了。阿們!

Wednesday, September 9, 2020

戒指

計程車司機亞當斯最大的願望就是攢下足夠的錢,把心愛的女兒從老家接到紐約。可是幾年過去了,存款仍寥寥無幾。

更糟糕的是,還因為一個老婦人變得更少......

那天,亞當斯接到了一個約車電話,等他趕到時,一個老婦人已經等在公寓門口。他小心翼翼地把她安頓在座椅上,詢問她要去哪裡?

老婦人遲疑了一下回答:“醫生說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想去天堂養老院看看。我沒有什麼親人,還好有它陪著我。”說完,枯瘦的手撫摸著胸口的一樣東西,眼角泛著淚光。

這時,亞當斯才發現她的脖子上掛著一枚鑲嵌著鑽石和蛋白石的黃金戒指,只是很小,應該是小孩子佩戴的童戒。

直覺告訴他,這枚戒指對於老人很重要,但他不便多問。

到達養老院後,老人掏錢付費,亞當斯卻拒絕了,儘管他很缺錢,但在聽到那句“我的時間不多了”的一瞬,他就決定免費送她這一程。

亞當斯看著老人和她脖子上的戒指,緊握了一下她的手,離開了。

幾天後,亞當斯又接到了老人的電話,等他到達時,老人卻沒有在樓下等候,而是請他上去。

進屋之後,他看到室內所有傢俱的門都敞開著,老人腳下是一個打開的手提箱,最上面是幾張泛黃的照片……

老人憔悴的臉上寫滿沮喪,渾濁的眼睛透著焦灼,似乎在翻找什麼。

看到亞當斯,老人急切地哭訴:“那枚戒指不見了,我找了所有的地方,還是找不到,一定是落在你車上了!”

被冤枉的亞當斯有些惱火,他清楚的記得那天離開時,戒指就掛在她的脖子上。他想說出真相,但看著老人傷心的樣子,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看亞當斯默不作聲,老人更加篤信自己的判斷。

為了懇求他歸還戒指,她絮絮地講述起來:很多年前,婚姻失敗的她與女兒相依為命。儘管每天忙碌,但有乖巧的女兒陪伴,她忘掉了疲累,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在女兒9歲生日時,她買了一枚鑲鑽金戒,送給孩子做禮物。

可是,幾個月後女兒突遭車禍,等她趕到時,奄奄一息的女兒用微弱的聲音說,“媽媽,我不能陪您了,您要好好活下去,這個戒指我很喜歡,就讓它陪著您吧……”

她悲痛欲絕,想隨女兒而去,可是孩子臨終的話語卻讓她選擇了堅強,用自己的生命替兩個人活下去。

從此,那枚戒指就掛在她的脖子上,貼著她的胸口,慰藉著她的心。

亞當斯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他已然明白那枚戒指是她生命的支撐,當即決定要扛下黑鍋,用最短的時間,“還給”她一枚一模一樣的戒指。

他寬慰老人說:“您的戒指一定是落在我車上了,找到後馬上給您送來。只是我已經記不清戒指的樣子了,您有照片嗎?”

老人蹣跚著從手提箱找出一張照片,上面的小女孩一臉燦爛,手指上是那枚戒指。

亞當斯安頓好老人,拿著照片驅車來到曼哈頓最大的珠寶店,說明情況後,滿懷希望地等待著。

店員拿著放大鏡仔細研究後說:“這是幾十年前的老款童戒,早就斷貨了,只能單獨為您定制。但鑲嵌的蛋白石來自匈牙利,鑽石產自印度,還要進行做舊處理,最快也得3天,並且價格會高很多,大概要2萬美元。”

此刻的亞當斯想的不是錢,而是老太太焦灼的面容,他當即答應下來。

三天后,亞當斯拿到定制的戒指,以最快的速度還給了老人。她拿著戒指仔細端詳,臉上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神情,抱住亞當斯泣不成聲。

亞當斯用辛苦賺來的一半積蓄換得老人的喜極而泣,他長舒了一口氣。在他看來,錢沒了可以再賺,而善良丟了才是可怕的事情。

他更加拼命的工作,繼續做著與女兒團聚的美夢。

一年之後,律師找到了亞當斯,交給他一份遺產清單和一封信:

親愛的亞當斯,我是喬伊,脖子上掛戒指的那個老太太。拿到您找回的戒指時,我就知道不是我女兒的,您忽略了一點,那個戒指的內側有我女兒的名字縮寫……


這些都無關緊要了,您對一個老人所做的一切,除了善良沒有其他的解釋。

您讓我在生命的最後,感知了一個陌生人的溫暖。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故去,律師會把我的全部遺產,包括您知道的公寓,還有郊外的一幢別墅贈予您。

此外,還有兩枚戒指,一枚是您定制的,一枚是我女兒原有的,我在手提箱裡找到了……

幾個月後,亞當斯帶著女兒來到一處墓地,對著墓碑深深鞠躬,父女倆的脖子上掛著一枚一模一樣的鑲鑽戒指。

在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了有時候善良比聰明更難能可貴。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卻是一種選擇!它是人性中永恆的向陽面,願我們都能心向陽光,守護善良。https://m.youtube.com/watch?v=N5RIfTn5WU0&feature=youtu.be

Sunday, August 23, 2020

麻煩與被麻煩

 今天無意中看到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話,深有感觸。


當孩子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己長大成人遠離你了;當父母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不在人世了;當愛人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去麻煩別人了;當朋友已經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經有隔閡了。


人其實就是生活在互相麻煩之中,在麻煩之中解決事情,在事情之中解決麻煩,在麻煩與被麻煩中加深感情,體現價值,這就是生活。


所以說要珍惜身邊麻煩你的人,也感謝我曾經麻煩過的人。


~~~~取自網路文章

Friday, August 21, 2020

心理因素

 我們都叫她「古錐的」,她身材驕小玲瓏,短直的頭髮,兩個大眼珠,笑起來有深深的洒渦,真是甜美可愛。但是她雖然參加許多社區活動,卻很安靜,很少說話。兩年前吧?她的頭開始向左邊低垂,最後垂到肩膀上,無法再轉回,看了許多骨科醫師、神經內、外科醫生都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最後經人介紹去看心理醫生,才知道她心內埋有很多委屈和憤怒,她,把頭別開,下意識裏拒絕再和人說話,⋯⋯家人、朋友、親戚。經過一年多的心理治療終於恢復正常,使頭部回到原位。


一位自柬埔塞移民到美國的女士,眼睛健康正常卻看不見東西,都要由別人攙扶。經家庭醫師介紹去看心理治療師,十幾次深談之下,終於找到關鍵。原來她的家在柬國內戰期間被叛軍闖入,,兒子在她眼前被槍殺,女兒被姦殺,那慘無人性的暴行無法從她的腦中洗去,她下意識用「瞎」來逃避,來保護自己不至於瘋狂,這個毒根被發現挖掘出來之後,她已經可以慢慢恢復視力了。


一位韓國朋友在紐約開洗衣店,被一歹徒以利刀夾頸,要脅財物,雖然後來保全性命,但是從此不能說話,成了啞巴。


有些事情、疾病若無法用科學的方法去診治時,不妨試試心理治療。

德蕾莎修女

  再過幾天(8月21日星期五)就是德蕾莎修女的生日,分享她真實感人的故事~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貴為美國前第一夫人、柯林頓總統之妻)說過:【我幫德蕾莎修女提鞋都不配】。


  德蕾莎修女生於1910年8月26日,12歲時,她立志當修女。19歲時她進入修道院,被命名為德蕾莎修女。後來她被派往印度。


  德蕾莎修女18歲就來到印度,之後就再沒有離開那裡。1952年夏,為窮人找到愛與尊嚴,她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垂死者之家”。


  一個18歲的姑娘,自己都居無定所,而她每天做的事,就是推著小車在垃圾堆裡、水溝裡、教堂門口、公共建築的台階上,去揀回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被遺棄的嬰孩、垂死的老人,然後到處去找吃的喂他們,找藥給他們治病,求醫生來幫助他們……。


  許多人親眼看見德蕾莎修女從水溝裡抱起被蛆吃掉一條腿的乞丐,看見她把額頭貼在瀕死的病人的臉上,看見她從一條狗的嘴裡搶下還在哭叫的嬰兒,看見她把愛滋病患者緊緊地摟在懷裡,告訴他:耶稣愛你,他在天上等你……。  


  1979年,德蕾莎修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身穿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紗麗走上了領獎台。不論是和總統會面還是服侍窮人,她都穿著這件衣服,她沒有別的衣服。台下坐著珠光寶氣、身份顯赫的貴人,她視而不見,她的眼中只有窮人。台下立刻鴉雀無聲。


  “這個榮譽,我個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來領獎的,因為我相信,你們願意藉著頒獎給我,而承認窮人也有尊嚴。”德蕾莎修女這樣說。以窮人的名義領獎,是因為她一生都以窮人的名義活著。


  當她知道諾貝爾獎頒獎大會的宴席要花7000美金時,她懇求大會主席取消宴席,她說:“你們用這些錢只宴請135人,而這筆錢夠15000人吃一天。”宴會被取消了,修女拿到這筆錢,同時還拿到了40萬瑞幣的捐款。那個被所有人仰慕的諾貝爾獎牌也被她賣掉了,所得售款連同獎金全部獻給了窮人。對她來說,那些獎牌如果不變成錢為窮人服務就一錢不值。


  從1928年德蕾莎修女隻身到印度到1980年,她的同工超過了13.9萬人,分布於全世界。她的同工沒有任何待遇,甚至連證件都沒有,他們不需要這些東西,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犧牲和奉獻。  


  她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有4億多美金的資產。但是,她一生卻堅守貧困,她住的地方只有兩樣電器:電燈和電話。她的全部財產是一尊耶稣像、3套衣服、一雙涼鞋。她努力要使自己成為窮人,為了服務最窮的人,她的修士、修女們都要把自己變成窮人,只有如此,被他們服務的窮人才會感到尊嚴。在她看來,給予愛和尊嚴比給予食物和衣服更為重要。


  她在全世界的127個國家有600多個分支機構,她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全世界發展慈善機構,僅在1960年一年內,她就在印度建起了26所收容中心和兒童之家。


  但是她的總部只有兩個修女和一台老式打字機。她的辦公室裡只有一個桌子,一把椅子,她接待全世界的來訪者總是在她的工作崗位上:平民窟、棄嬰院、臨終醫院、麻風病院、收容院、愛滋病收容所……在她那裡服務的有銀行家、大企業家、政治家、大學生、演員、模特、富家小姐、美國加州州長……。  


  在台灣曾擔任過大學校長的李家同也千裡迢迢去那裡,做了他一輩子沒有做過的事情:洗碗、給病人穿衣服、喂水喂飯、洗衣服、送藥、搬運屍體……之後,他寫道:“現在我才知道,我一直在躲避著人類的真正窮困和不幸,其實我從來沒有真正愛過。


  後來南斯拉夫爆發科索沃內戰,德蕾莎去問負責戰爭的指揮官,說戰區裡的婦女兒童都逃不出來,指揮官跟她這樣講:“修女啊,我想停火,對方不停啊,沒有辦法。”德蕾莎說:“那麼,只好我去了!”德蕾莎走進戰區,雙方一聽說德蕾莎修女在戰區,雙方立刻停火,當她把戰區裡的婦女兒童帶出後,兩邊又打起來了。  


  這個消息後來傳到了聯合國。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聽到這則消息贊歎道:這件事連我也做不到。之前,聯合國曾調停了好幾次,南斯拉夫的內戰始終沒有停火,德蕾莎走進去之後雙方卻能立刻自動停火,可見德蕾莎的人格魅力。德蕾莎在印度逝世後,她的祖國塞爾維亞希望她能回國歸葬,印度總理特意為此打電話給塞爾維亞領導人,讓她安葬在印度,後來塞爾維亞同意把她安葬在印度。她的去世,被印度人視作“失去了母親”。印度總理說:她是少有的慈悲天使,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徵,她抹去了千千萬萬人苦難的眼淚,她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榮譽。  


  印度為德蕾莎舉行了國葬。出殡那天,她身上覆蓋的是印度國旗,就在她的遺體被12個印度人抬起來時,在場的印度人全部下跪,包括當時的印度總理。遺體抬過大街時,大街兩旁大樓上的印度人全下樓來,跪在地上,向這位愛的天使表達最高的敬意。  


  特蕾莎修女的人生信條: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


  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


  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天之間的事


  而決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她的人格、精神力量、以及純粹的心靈,早就超越了任何文化屬性和人性的存在,她是全世界所有愛與美的化身!她將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至誠祈禱,願我們有一天能像她一樣的慈悲與慷慨!願我們終有一天能像她一樣,為他人貢獻我們全部生命的價值,找到生命的意義……


  在此誠邀你,我的朋友,請將這個偉大的靈魂介紹給你身邊善良正直的人,相信特蕾莎修女的故事將帶給他巨大的精神力量,生命從此不同。

Tuesday, August 18, 2020

天黑得很慢

        【天黑得很慢】是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最近出版最新長篇小說,敏感關切老齡化社會龐大人群的湧動,以及他們複雜隱曲的心境。            

        文中寫道:....許多老人說來什麼都懂,其實他們是對老年一無所知的孩子。很多老人並沒有做好面對老年這一段路的準備。   

        人從60歲進入老境,到天完全黑下來,這段時間裡有些風景應該被記住。記住了,就會心中有數,不會慌張。   

        第一種風景,是陪伴身邊的人越來越少。父輩、祖輩的親人大都已離你而去;同輩多已自顧不暇;晚輩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碌,即便妻子或丈夫也有可能提前撤走,陪伴你的,只有空蕩蕩的日子。你必須學會獨自生活和品嚐與面對孤獨。   

        第二種風景,是社會的關注度會越來越小。不管以前事業曾怎樣輝煌,人如何有名氣,衰老都會讓你變成普通老頭和老太太,聚光燈不再照著,你得學會安靜地呆在一角,去欣賞後來者的熱鬧和風光,而不能且需要克服忌妒和抱怨作祟。       

        第三種風景,是前行路上險情不斷。骨折、心腦血管堵塞、腦萎縮、癌症等,都可能來拜訪你,想不接待都不行。你得學會與疾病共處,帶病生活,視病如友,不要再幻想身無一點疾病的安穩日子。保持良好心態,適當的運動,是你的任務,你得勉勵自己不斷努力。   

        第四種風景,是準備到床上生活,重新返回幼年狀態。母親最初把我們帶來人世,是在床上;經過一生艱難曲折的奮鬥,最終還要回到人生原點———床,去接受別人的照料。所不同的是,我們來時有母親照料,我們準備走時,不一定有親人照料。即使有親人,有的也遠不如母親。更多的可能是面帶微笑心裡厭煩的無親無故的護理人員。你得低調,甚至你得感恩。        

        第五種風景,是沿途的騙子很多。很多騙子都知道老人們口袋裡有些積蓄,於是想盡辦法要把錢騙走,打電話、發簡訊、來郵件,試吃、試用、試聽,快富法、延壽品、開光式,總之,一心想把錢掏空。對此得提高警惕,捂緊錢包,別輕易上當,把錢花在刀刃上。       

     第六種風景,就是要善待你的老伴,說話處處要溫柔體貼,多關心對方,特別是你的丈夫,他是你人生的最後一筆存款,年過60歲了,指望兒女不行,孩子有自己的家庭,最後還是老夫妻相依為命。這把年紀了誰也不會再變心,只有怕失去對方。   天黑之前,人生最後一段路途的光線會逐漸變暗且越來越暗,自然增加了難走的程度。因此,60歲以後更要看透人生,盡情珍惜、享受人生,不要再去包纜社會、包攬子孫的鎖事。更不要自以為是,以老賣老,說起話來居高臨下,既傷人,又傷自己。人老了更要懂得尊重。同時,更要理解、看淡這最後的日子,做些心理準備,道法自然,泰然處之!

      【天黑得很慢】把老年人的人生的晚景說得非常透徹,句句擲地有聲,說到老人的心坎裡了!請大家轉發給自己的老同學、老同亊、老戰友,共同安排好人生的最後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