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30, 2025

文化差異是哪樁?

輕鬆一下,也笑一下


各國文化差異

●日本東京

在川流不息的銀座廣場,一日本男子不小心刮破一位日本單身女士的超短裙。還沒有開口,那日本單身女人一個90度的大鞠躬︰“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都怪裙子的品質不好…… ” 說完,取出一個別針別好,匆匆走掉了。


●美國紐約

在人來人往的紐約時代廣場上,一美國男子不小心刮破了一美國單身女人的超短裙。美國男人還沒開口,那美國單身女人立刻從身上摸出一 張名片來︰“這是我律師的電話,他會找你細談關於你是不是屬於性騷擾我的事情,你可以做好準備,我們法庭上見。”那男子也很配合的留下了自己姓名電話,昂首而去。


●法國巴黎

在聞名於世的凱旋門廣場上,一法國男子不小心刮破了一法國單身女人的超短裙。法國男人還沒開口,那法國單身女人咯咯一笑,然後細手搭肩的說︰“如果你不介意的話,送我一枝玫瑰作為道歉...”法國男人立即從花店 買了一枝玫瑰, 還請她去酒吧喝上一杯,然後兩人一起去一家小旅館,再研究一下超短裙以內的事情。


●英國倫敦

在泰晤士河邊的教堂廣場上,一英國男子不小心刮開了一英國單身女人的超短裙。英國男人還沒開口,那英國單身女人忙用手裡的報紙遮住裙子開了的部分,紅著臉說︰ “先生,可以先送我回家嗎?我家就在前面不遠”說完。  英國男人把自己的上衣脫下來,披在她身上。叫了一輛Taxi,安全的把她送到家,女人又換了一件裙子。


●中國北京

在人頭簇動的天安門廣湯,一遊客男子不小心刮破了一北京單身女人的超短裙。遊客男人還沒來得及開口,那北京單身女人揚手一記耳光, 還抓住遊客男人的脖領子不放︰  “你這個不要臉的傢伙!敢吃老娘豆腐,你知道老娘是誰!老娘的乾爹是誰嗎?”


●泰國曼谷

曼谷的大街上,一中年男子不小心刮開了一位年約18歲女生的超短裙。中年男人忙亂的道歉,那女生優雅地雙手合十於面前,緩慢地作一姿勢優美的敬禮,以嬌嫩欲滴的聲音說:“ 別介意,先生,大家都是男人!”

查經班精華

1.為何生命沒有成長? 因為: a)「罪 」使我們與神隔離 b)世界的誘惑 c)祈禱不夠 2. 為何神不聽我的祈禱? 答:神有祂的時間表和運作方式,我們要耐心等候。 3.耶穌說 我是 光、糧、好牧人、道路、生命和真理。 4· 放眼專注望主的能力,不要看自己的軟弱

Monday, September 29, 2025

你的心態在慢慢的變好

很有感觸的一句話:「不結婚,晚年沒伴; 結了婚,不一定活到晚年。不拼命工作,沒錢養老;太拼命工作有可能都用不著養老。有些路不走,不甘心;走了,卻一身傷。人生就是這樣,無論怎麼選,都會有遺憾,無論你怎麼精心策劃,都抵不過命運的安排。」

~

巷子里的貓很自由,卻沒有歸宿。圍牆里的狗有歸宿,卻終生要低頭。人生這道選擇題,怎麼選都會有遺憾。

~

但請你記住,無論怎麼選,謀愛前先謀生,愛人前先愛己,一個人沒有經濟能力,才是萬劫不復。

~

不必後悔進入了婚姻,也不必羨慕末婚人的自由。因為每個選擇都不完美,你曾經做出的每個選擇,都是你當時最好的選擇,不後悔過去,不焦慮末來,過好當下得每一天。

~

人生,無論你多麼有計劃,多麼有策劃,終究抵不過命運的安排。只有當自己躺在病床上,失去了健康的身體或者失去活著的權利的時候,才真正明白,原來我們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抵身體健康蕞有價值。

~

突然釋懷了好多事情,工作不要太拼命,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吃吃,該喝喝,去見想見的人,去吃想吃的美食,去做想做的事。無論星辰大海,還是詩和遠方,只要你想,就去追尋。不要等,趁現在?

~

一覺醒來,突然覺得路邊早餐店冒著熱氣的包子玉米茶葉蛋很治癒,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提示音變得很悅耳,看沿途的藍天白雲花草樹木覺得很輕鬆。就連公司里同事和老闆看上去都那麼的親切,感覺周圍左右的一切看起來都很順眼。生活也不那麼浮躁和吵鬧了。突然感嘆這個世界好像有點可愛

~

其實這個世界沒有變好,也沒有變壞,是你慢慢在變好,你的心態在慢慢的變好

~

原來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態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願我們都能在這浮躁的生活里找到一片安寧,用積極、熱情、善良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和是事

~

世界很美好,人間也很值得,願你我在塵世里好好盡興 .


註:摘自網路文章



Sunday, September 28, 2025

愜意的退休生活

 《感悟分享  》9/28教師節


  

    有人問我,退休以後都在做什麼?

    我啊!天天都在做白日夢,並且環遊世界!


    早上:

    爬爬新加坡,看看能不能撿到比利石,順便在阿根亭坐坐,下盤土耳棋,聽聽墨西歌,再叫一碗菲律冰,享享口福。

    下午:

    牽著巴拿馬,拎著紐西籃,逛逛緬店,買點剛果,再走進澳門,吃個巴梨。沒想到一咬剛果,從我嘴裏掉出來西班牙和葡萄牙!

    晚上:

    逛完瑞市,累出一身阿富汗,還得去上伊拉課,打打內蒙鼓,下課後跨過倫墩,回到了阿拉斯家。


    週末:

    騎著羅馬,去拜訪阿拉伯和夏威姨,還有他們的女兒們:米蘭、芬蘭和愛爾蘭。


    只見他家屋頂有日內瓦,順便吃一餐華盛頓,吃了洛衫雞,再服幾粒蘇丹幫助消化。

 

    最後提醒:

    秋天~早晚都有點耶路撒冷,注意多穿件喜馬拉雅衫,晚上睡覺不要忘記蓋上巴基斯毯!


註:摘自網路文章



Tuesday, September 23, 2025

把Orange Chicken做成美国国民菜的华裔夫妻

Panda Express创始人夫妇买下NBA球队!从数学硕士、电子工程博士,到传奇!


那对把Orange Chicken做成美国国民菜的华裔夫妻,买下了一支NBA球队!


上周,波特兰开拓者队(Portland Trail Blazers)迎来了新东家。微软联合创始人Paul Allen去世后,他的遗产托管方宣布和一支投资人团队签订了正式的出售协议,球队估值约40亿美元。


这笔交易最受瞩目的,并不是最终的买家是NHL球队卡罗来纳飓风的老板Tom Dundon,而是股东名单里新出现的名字:程正昌(Andrew Cherng)和蒋佩琪(Peggy Cherng),也就是熊猫快餐 Panda Express 的创始人夫妇。


要知道,他们的Cherng Family Trust是整个投资团里最富有的一支,身价75亿美元,算上就是球队的“最有钱的金主”。

这也是NBA历史上第一次有餐饮行业的华裔移民通过投资成为NBA球队股东,另一方面,从卖Orange Chicken、宫保鸡丁、炒饭炒面,到买下NBA一支球队,跨度本身就足够传奇。


 从EE博士到美式中餐传奇 


Andrew Cherng 1948年出生在扬州,后来辗转台湾、日本,18岁独自赴美留学,在堪萨斯州的Baker University读数学,本科毕业后又在密苏里大学拿到应用数学硕士。


Peggy Cherng的背景更硬核,她在缅甸出生,香港长大,本科念的是数学,之后一路读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计算机硕士、电子工程学博士,研究方向是X光图像识别。


按理说,两个人都该走科研或者工程师的路。但在1973年,他们选择和Andrew的父亲一起,在加州帕萨迪纳开了一家小餐馆 Panda Inn(聚丰园)。


10年后,商场开发商看中了这家餐馆的菜,邀请他们入驻Glendale Galleria,于是全世界第一家 Panda Express 诞生了。


故事往后的走向大家都知道:Orange Chicken成了美国的“国民菜”,Panda Express 成为全美最成功的中式快餐连锁,2600多家门店,5万多名员工。


Peggy也把她的技术背景用到了餐饮里,她是美国快餐业最早引入POS系统和数字化管理的人,把一盘Orange Chicken背后的库存、食材供应、收银体系都做成了数据化。

 从快餐到NBA 

这一次,他们的名字出现在NBA球队股东名单里,也让很多网友感叹这是新一代华裔财富故事的里程碑。


在Reddit上,有网友评论:“这对夫妻的故事太疯狂了,一个是学数学的,一个是电机博士,他们却用一盘Orange Chicken重写了快餐历史。”

有人虽然不爱吃Panda,但也承认它的文化地位:“Orange Chicken是一种文化符号,虽然不正宗,但它品质稳定、始终如一,而且大家都爱吃。”


还有人强调:“Panda Express 让美式中餐进入了美国的快餐王国,在这之前这块是个空白。”


 超越生意 

这对夫妇除了开餐厅、买球队,他们也在不断做慈善。自1999年以来,他们的慈善机构 Panda Cares 已经为教育、医疗和救灾筹集了超4亿美元,捐赠超过5200份奖学金、110万本书、200万份餐食。

程正昌的父亲于1981年因肺癌去世,2023年,夫妇俩向美国 City of Hope 癌症中心捐了1亿美元,这是该中心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单笔捐赠。这笔捐款用于建立“程氏家族综合肿瘤学中心”,帮助该中心新增一些项目,比如肿瘤按摩、针灸等一些中西结合方式,将综合护理融入传统癌症治疗的患者所接受的服务中。


夫妇两人也曾向位于洛杉矶县巴沙迪那市的Huntington Hospital捐赠2500万元,以支持加强该医院的手术项目与外科计划,医院内之前被称为“西塔”的建筑被重新命名为 “Cherng Family West Tower”。


另外加州理工的医学工程系,也收到过程氏夫妇的捐款,该系现在全名为Andrew and Peggy Cher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这次买NBA球队,既是生意,也是象征。它象征着第一代华裔移民创业故事的新“上限”:从一盘快餐,走到主流体育的核心舞台。

有网友一句话总结:“不喜欢熊猫快餐没关系,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把‘不可能’做成了可能。”


Sunday, September 14, 2025

壽從樂中來

 一位醫生的肺腑之言:「只要你快樂,只要你知足,只要你不拘小節,只要你豁達,就能長壽,而不是你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住什麽。


很多人一說長壽,就說要養生,就想起來了營養品、保健品,大家一定要記住,要想健康長壽,心態是最重要的,永遠記住,壽從樂中來。


只要你快樂,只要你真心的去笑,只要你心情豁達,放開了,我們就能長壽。」


泰戈爾說:「當一個人微笑時,世界便會愛上他。」


別小看快樂的力量,常言道:一日三笑,人生難老;笑口常開,百病少來。人一旦快樂起來,他的整個身體就放松了,免疫力就上來了,自然也就不容易生病。


不生病,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可以從積極,樂觀,豁達,平和之中去修煉的一種能力。


縱有萬千煩惱,不如花一笑。人活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你腰纏萬貫,你住著豪宅,開著豪車,可你要是不快樂,整天患得患失,糾結焦慮,人際關系很糟糕,身體也越來越差,那你活著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自古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世事無常,喜樂參半,改變不了境遇,那就改變心態。


好心態,勝過萬千補藥。笑一笑,十年少,心態好的人,首先他不容易衰老,因為相由心生,好的心態,必定會催生出好的相貌。


其次,心態好的人,身體會更健康。心態好的人,負面情緒就少,心病也少,身體自然就不容易生病。正所謂,心寬病自退,心安身自安,養生的第一步,一定是養心態。


人這一生,只要有了健康的身體,快樂的情緒,你就贏了一大半,至於其他的,知足擁有,放下執念。


就像莊子說得那樣:「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努力過了,爭取過了,結果還是不盡人意,實在不行就算了吧。失去了又能怎麽樣呢?得不到又如何呢?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最珍貴的。


有一句詩是這樣寫的: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釣魚釣了一個晚上,卻無功而返,一條也沒釣到,可是轉念一想,魚沒釣到,但載了滿船的月光回家呀!


我對這句詩的理解就是,人生苦短,我們這一生不可避免的要去面對很多消極的因素,但你要始終相信,任何消極的東西裏,都會有積極的內容,你要做的就是,去找到那些積極的東西,並誇大他,先好起來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


弘一法師曾說過一段話:「人要學會放過自己,別整天胡思亂想,這該來的,依然會來,誰擋也擋不住。


眾生皆苦,世人難渡,你又何必想那麽多呢?路走得太多,疼的是腳,人想得太多,累的是心。」


世間最好的養生,就是養心。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靜可通萬事理,心態好了,身體就好了,福氣自然也就來了。而養心態最重要的三點就是:善忘,少怨,不比。



#網路分享文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25

80歲以上老人多半逃不過7個現狀

 分享80歲以上老人多半逃不過7個現狀

80歲以上老人,多半逃不過這7個現狀,早瞭解早準備


本文為健康知識科普,結合權威資料和個人觀點撰寫,部分情節為方便表達和閱讀理解進行了適當虛構與潤色,內容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生診斷。如感不適,請及時就醫。


肌肉一垮、記憶一斷、飯量一減,80歲之後,身體就像一輛跑了幾十年的老摩托,哪怕你保養得再勤快,也逃不過零件鬆動、系統老化。衰老不是慢慢變老,而是突然掉鏈子。


張文宏說得很實在:多數人活到80歲以後,都會走進同樣的七個“老坑”,有的是生理的底線,有的是社會的盲區,有的則是我們自己忽視了太久的真相。


別美化老年,也別妖魔化它。人活一世,活得明白才有底氣。今天這篇,拆解那“80歲之後的真相”,不賣焦慮,只說乾貨。


肌肉流失是第一道門檻。別以為不去健身房就跟肌肉無緣,肌肉是撐起代謝和行動的根本。超過80歲的人,平均每年流失1.5%~2%的肌肉量,光靠“多吃點肉”解決不了。


缺乏刺激、蛋白質吸收差、活動減少,最後導致“站都站不起來”。而很多老人摔倒後的悲劇,根源就在於腿軟——不是沒骨頭,是沒肉。


再一個,吞咽功能退化,是被嚴重低估的風險。很多老人吃飯慢、挑食、喝水嗆,家屬以為是“正常老了”,但這可能是吞咽肌群協調能力減弱。


長期忽視,導致營養吸收差、體重下降、易吸入性肺炎,最終陷入惡性循環。有研究指出,80歲以上人群吞咽障礙發生率超過30%。別說吃飯,連喝水都成考驗。


第三個是味覺退化。聽起來像小事,實則影響巨大。味蕾數量隨年齡銳減,尤其是對鹹味和甜味的感知下降,導致老人越吃越鹹,越吃越重口味,鈉攝入過多,直接推高血壓。而味覺減退也降低了食欲,進食量減少,營養不良說來就來。很多老人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出味道”。


認知能力下降,是最讓人難以接受、但又極其普遍的一環。80歲後,腦部體積持續縮小,海馬區尤其明顯,影響記憶、空間感、執行功能。


你發現老人常忘事、重複話、找不到鑰匙,不是“老糊塗”,而是認知功能的真實衰減。資料顯示,80歲以上人群中,輕度認知障礙的發生率高達25%以上,而這往往是“滑向失智”的前哨。


別忽視睡眠品質的變化。80歲的人,褪黑素分泌減少,大腦對晝夜節律的感知能力降低,導致入睡困難、早醒、淺睡多夢。很多老年人晚上睡不著,白天又昏昏沉沉,晝夜倒置,仿佛“永遠在時差裡”。長期睡眠紊亂,情緒波動、記憶力下降、免疫力低下,一環扣一環。


第六個現狀是社會連接斷裂。退休、喪偶、子女外出,80歲之後,人際圈急劇縮小。孤獨感像慢性病一樣滲透進生活。研究發現,長期孤獨的老人,其死亡風險增加26%,遠超某些慢病。孤獨不是情緒問題,是全身性影響:免疫系統會變弱,炎症水準升高,甚至加劇認知退化。


最後一個,不是生理也不是心理,而是醫療資源獲取能力下降。這個被很多人忽略了。80歲以上老人,往往面臨行動不便、資訊獲取滯後、子女陪同困難等現實問題。

別說體檢,就連拿藥、掛號,都是麻煩事。很多慢性病管理因此中斷,健康狀況雪上加霜。很多老年人對自己隱忍成性,不喊疼、不求醫,錯過最佳干預時機。


說白了,80歲以後,身體不是一塊地方出問題,而是“系統性崩盤”,這才是真實人生。你可能撐過了癌症,也熬過了糖尿病,但別以為就此安全,衰老從來不是單點爆破,而是全線塌陷。預防做得再好,也只能延緩,不能逆轉。


知道這些,不是為了嚇人,而是為了精明應對。肌肉退化不是只靠走路,力量訓練才是關鍵,哪怕只拿一袋米做啞鈴,每天十分鐘,也能啟動下肢肌群。不要小看力量訓練對老年人的意義,它不是健身,而是自理能力的底線。


再吞咽問題,不是讓老人多吃,而是要有針對性地訓練。現在很多康復機構都有“吞咽康復訓練”,包括冰刺激、咽肌鍛煉等,提前介入,可顯著降低肺炎風險。別以為這屬於“醫院的事”,家庭照護也能做基礎干預。


至於味覺退化,也不是只能“吃重口味”。可以嘗試多樣化調味,如檸檬汁、香草、辣椒粉等,既能刺激味覺,又不增加鈉負擔。飲食重構,是老年營養管理的關鍵,而不是單純地“吃得多”。


認知衰退方面,很多人以為只靠讀書、寫字就能預防,這思路太單一。真正有效的,是多維刺激:身體運動、社交互動、語言訓練、認知遊戲。尤其是社交,哪怕只是和鄰居聊幾句話,都能顯著啟動大腦神經通路。別低估“說話”的力量。


睡眠問題,可以從生活節律入手,而不是盲目依賴褪黑素。每天固定時間起床、曬太陽、日間適度運動,這些比吃藥靠譜得多。睡前別看電視、別刷手機,80歲的大腦對光線刺激更敏感,藍光影響比年輕人更劇烈。

社會連接的斷裂,需要全家人介入,不是靠“陪一會兒”解決的。真正的連接,是有品質的互動。你可以教老人用視頻通話、發語音、甚至刷短視頻,但前提是別把他們當“不會用手機的外星人”。數位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種再社交。


醫療資源的獲取,則需要從制度端思考。

社區家庭醫生制度的完善、遠端問診平臺的普及、藥品配送上門服務,這些都是緩解老人就醫困難的關鍵。而家屬的配合也非常重要,不要讓“等他自己說疼”成為錯過治療的理由。


還有多數人沒意識到:老年人對疼痛的感知閾值變高,很多時候不是不疼,而是感覺不到。尤其是心梗、膽囊炎、腸梗阻這些問題,在老人身上常常“無痛”,但病情進展更快。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80歲老人,一倒下就起不來。


腸道菌群的變化也是80歲後的一個隱秘角落。菌群多樣性下降,導致免疫調節失衡、消化功能變差、炎症反應增強。飲食干預是唯一通路:多樣化植物性食物、減少過精加工、適量益生元攝入。不是吃某種“神奇食物”,而是整體飲食模式要變。


還有一個冷門但關鍵的現象是:老年人皮膚變薄,傷口癒合能力下降。這個變化導致哪怕是輕微的擦傷,也可能感染、潰爛,甚至誘發敗血症。保濕、避免外傷、及時處理小傷口,這些事看起來小,對八旬老人卻是保命操作。


骨密度下降是顯性的,但你知道嗎?80歲老人跌倒後骨折風險翻倍,而骨折之後的一年內死亡率超過20%。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只是基礎,最關鍵的是減少跌倒風險:包括家中環境佈置、鞋子的選擇、視力的檢查。


別指望80歲了還活成“凍齡神話”,也別把老年看成“半成品人生”。它是完整的人生階段,有尊嚴,有價值,也需要科學地活。理解了這些七大現實,不是為了“躲過它們”,而是為了在它們來臨時,有準備,有底氣。


不去神化長壽,也不去恐懼衰老。真正的智慧,是看清局面、調整策略、從容應對。每個80歲都會面對,但不是每個80歲,都要狼狽收場。提前佈局,是一種遠見。


如果你家裡有老人,也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如果你自己已經步入晚年,別怕看真相,怕的是一直被蒙在鼓裡。


參考文獻:

[1]王麗,李燕,陳建國.多因素干預對老年人肌少症的影響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誌,2024,44(10):2503-2507.

[2]陳琳,鄭春華.吞咽障礙在高齡老年人中的研究及康復對策[J].中國實用神

Tuesday, September 9, 2025

偷拍南加州的呆頭鳥和松鼠小哥。 Rv

 看,這些南加州的 呆頭鳥們,很愛吃,也很愛玩,天天二九暝!

又被妳補捉到好鏡頭(!)

記得我家那個破舊的賞鳥軟體嗎?它這次又發揮功能了!

在南加卅這裡,「偷拍」是合法的,鳥兒們沒有抱怨——只要有好吃的,都可以犧牲色相啦!

這叫做自投羅網😩🤣🤣

人為財死,烏為食亡。做鳥的狗仔隊不用執照。

哇,看看這個鏡頭,抓到了!抓到了!⋯⋯猜猜,這次誰來午餐!?

哎喲,松鼠🐿️小哥來報到⋯⋯

我告訴這位松鼠小哥 ,鄭重向牠推薦咱隔壁鄰居李太太的烹飪手藝,說 如果牠也是一位美食專家,不妨登門去拜訪貴府,所以,李太太啊,這位不速之客會很快就會出現在你家門口報到喔⋯⋯

老身自身難保⋯⋯

剛剛在我家院子看到一位松鼠小哥嘴巴叼著食物到處跑,那個就是從你家來的美食專家嗎?

瞎,未免太客氣了,牠還自備食材來!



Monday, September 8, 2025

You do your natural, God will do his supernatural! Rv

你的脊椎情況怎麼樣了?

 謝謝,我現在疼痛加劇,醫生開的那個止痛藥効果不好。上個禮拜五又去照了CTscan,現在就等醫生決定手術日期。

真是心疼你了!


幸好有主可依靠。過去對祂不冷不熱,用完即忘,很慚愧!

每天感恩🙏,神不會給妳承受不起的苦難,這是我一貫的相信!

你說得很對,今天有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以前我的疼痛科醫生要我加添吃TRAMADOL 止痛藥,我都拒絕,因為不想吃太多藥,又之前也有發生過不好的副作用。前天我的家醫給我開安眠藥時,把TRAZODONE 開錯成TRAMADOL。收到後本來要丢棄,結果今早實在痛到不行,就估且吃它一粒,沒有想到竟然減輕疼痛不少,也沒有副作用。萬事互相效力,這真是神奇!阿門!

You do your natural, God will do his supernatural!


Yes,how true it is .

Saturday, September 6, 2025

找到包容你的人

緣份是,

找到包容你的人 !

 

有一個男人,為了參加第二天的小學同學會,特地上街,,買一條新長褲。

他回家穿上後,卻發覺長度多了十公分。

於是請求媽媽替他改。

媽媽說,身體不舒服,想早一點休息,今晚不想改。

於是, 改請求太太替他改。

太太說,還有許多家事要做,今晚沒有時間改。

於是,改請求女兒替他改。

女兒說,今晚跟男朋友約好去跳舞,沒有時間改。

他想想,既然如此,明天穿舊的長褲,去同學會也可以!


當天晚上,他媽媽心想:「兒子平時對我很孝順,他開口要求,總不好拒絕他。」

於是,起來替兒子改長褲,剪短了十公分。

他太太稍晚做完家事, 心想:「老公平時很有耐心,今天他是不會縫針線,才開口要求,總不好拒絕他。」

於是替先生改長褲,剪短了十公分。

他女兒晚上回來: 「爸爸不阻止我去跳舞,實在是開明的老爸,今天實在應該替他修改長褲。」

於是替爸爸改長褲,剪短了十公分。


第二天早上,三個女人分別告訴男主人此事。

他一試長褲,已經變成吊腳褲了。


他的反應是,

哈哈一笑說:「我一定要穿去給同學看,告訴他們,我的媽媽、太太、和女兒對我多好。」

結果,老同學們一致稱讚他,家庭經營成功。

他的媽媽、太太、和女兒,也都很高興。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男主人,

當下會做何反應?

「哈哈一笑」抑或

「破口大罵」?


人,面對外人時,總是可以表現得雍容大肚、心平氣和,但面對自己最親近的家人,卻往往一點小事,就皺起眉頭,甚至出言相傷。


如果形容人類是一種「出門高E.Q,回家低E.Q」的動物,我想一點兒也不誇張。


多拿出一點耐心與幽默感給家人吧! 否則自己也不會快樂,不是嗎? 

請轉傳,或許今天就有人需要它!


第一名佇櫸竹篙叉,上尾名佇做頭家

好文分享⋯⋯

1980年我退伍後重返蘭嶼國中任職,時任校長方世玉台南縣大內鄉人,因此被尊稱為大內高手。他是早年全大內鄉唯一考取台南師範學校,升格師專畢業後又插班考取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的高材生,最後做到校長成為全鄉的風雲人物。

   但在一切以財富衡量身分地位的新時代,這樣的成就並未曾讓他得到應有的尊榮。想到每年小學同學會時大家都開賓士,只有他一個人騎著50CC摩托車與會。大內高手說:那些開賓士的同學當年有些人眼睛是張不開的;有嘴巴合不起來的;有流鼻涕的也有流口水的,後來人人事業有成,個個比他有錢。

   原來這些人有在台南市民族路夜市擺攤致富;也有靠生產聖誕燈泡外銷美國發財的,有點現在中國土豪的感覺,真正應了:「第一名佇櫸竹篙叉,上尾名佇做頭家」的古諺。1981年我要告別蘭嶼時,「大內高手」緊握著我的手意味深長地説:老弟啊你要加油,教冊人大多數自命清高食古不化,尤其是我們教國文的,像現在要㩮竹篙杈連我太太都嫌我太老了。

   1990年左右宜蘭縣文化中心北側「雅典娜」預售屋正在推出,雙併別墅一間270萬,我始終不為所動。有一個假日被牽手押著前往參觀樣品屋,當天晚上我以讀書人淡泊名利,有宿舍可住應該滿足為牽手上了一堂中國文化課。這場「看屋風暴」直到1993年我多花了157萬在員山鄉尚德村首購「乾隆皇第」才平息,而這時的「雅典娜」已叫價10000萬以上。

   回首大內高手方世玉校長「教冊人大多自命清高食古不化」言猶在耳,我只能以住不起「雅典娜」住「乾隆皇第」更高尚自我安慰,當然我也是至今除三星鄉下唯二沒有其它房地產的宜中退休教師。

   一直到2016年11月13日當我讀到自由時報「李曉峰專欄」:古今內外所有改革的阻礙來自三種人:既得利益者、既得習慣者及既得觀念者⋯誠如凱因斯説的:「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比拔牙還痛苦」。原來我竟是一個購屋族中十分落伍的既得觀念者,此事一方面要感謝李教授給我的啟蒙,一方面也要遺憾這篇珍文晚出現了26年。

2025 9/6番兒疆

黃瑞疆的作品,宜蘭三星人,曾擔任全國教師連盟主席,蔣渭水紀念高速公路催生者之一,此文是他回憶錄的一部分。

Friday, September 5, 2025

屋頂的裂縫

 這個故事太美了,不管你再忙,也要先停下你手中的工作,把它看完~


《屋頂的裂縫》 


 一對年輕牧師夫婦被派到紐約布魯克林區為一間老舊教堂重新開幕。 


 那老教堂的確很破落需要大力整修。 


 他們訂下一個計畫時間表,每天做一點整修,準備聖誕夜舉行重新開幕的禮拜。 


 聖誕節前一星期,所有的工作幾乎都照著進度差不多完成了。 


 但是突來了連續兩天暴風雨。 


 聖誕夜的前三天,牧師去到教堂時,看見屋頂裂了一個縫,祭壇後的牆壁油漆剝落了一大片,大概有二十呎長八呎寬。 


 牧師心冷了半截,把掉落地上的油漆掃乾淨,心裡盤算著該怎麼辦。 


 「是不是必須把聖誕夜的禮拜取消?把重新開幕的時間延後呢?」他左思右想。 


 後來他釋懷了:「我相信一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在他回家的路上,剛好碰到當地一些企業聯合擺攤子舉辦的一場像跳蚤市場一樣的義賣會。 


 他信步走進去瞧瞧。 


 他注意到一張很漂亮的桌巾,象牙色的,桌巾中間繡著一個大大的十字架。 


 桌巾的大小剛好可以蓋住教堂牆上那片油漆剝落處。 


 他把桌巾買了下來,折回教堂去。 


 這時天空下起雪來。 


 一位老太太從對街跑來要搭巴士,但沒趕上。 


 下一班巴士要再等四十五分鐘才來,於是牧師請老太太到教堂裡等,避避風雪,也可溫暖一點。 


 牧師開始去搬梯子,把那張剛買的大桌巾掛到牆壁上,剛好蓋住剝落的地方。 


 「感謝主!簡直太完美了!」牧師看著掛好的桌巾,滿意極了! 


 突然,他注意到老太太走到前面來,盯著桌巾,臉色發白。 


 「牧師,你哪來的這張桌巾?」老太太問。 


 牧師把前因後果解釋給她聽。 


 「你可不可以看看桌巾右下角是不是繡有EBG字樣?」老太太聲音顫抖地問。 


 這正是這位老太太名字的縮寫。 


 牧師檢查了桌巾的右下角,果然有這幾個字樣。 


 桌巾正是三十五年前老太太在奧地利時親手繡出來的。 


 老太太跟牧師說:「三十五年前,我跟我先生住在奧地利,家境富有。納粹來了以後,我們被迫離開。我先走,我先生隔一個星期走。」 


 「後來我被送到集中營,再也沒看到過我先生,也從此沒再回家過。」她說。 


 牧師聽了,要把桌巾還給老太太,但老太太卻要牧師留著給教堂用。 


 牧師於是堅持開車送老太太回家,謝謝她的桌巾。 


 她住在史塔登島,只有每星期到布魯克林區做清潔工。 


 幾天之後,教堂順利地在聖誕夜重新開幕。 


 整間教堂幾乎全部滿座,音樂及氣氛都很好,很多人都說下星期天會再來聚會。 


 禮拜結束了,有一個鄰居的老先生坐著還不離開,牧師認得他。 


 「牧師,你這張桌巾哪裡來的?」老先生問 


 「我戰爭前住在奧地利的時候,我太太繡了一張這樣的桌巾,世界上居然有兩張這麼相像的桌巾!」 


 他告訴牧師,三十五年前他跟太太是因為納粹入侵奧地利而分散的。 


 他要太太先離開,他隨後就走。 


 沒想到後來他就被抓入牢裡去了。從此沒回家,也沒再見到太太。 


 牧師愣住了。 


 「您能讓我開車載您去兜兜風嗎?」牧師問老先生。 


 「好啊!跟你聊聊我的故事,如果你有興趣的話。」老先生答。 


 牧師把車子開到史塔登島一間公寓前,三天前他才送老太太回來的地方。 


 他扶著老先生爬了三層樓的階梯,在老太太的門上按了門鈴。 


 牧師親眼目睹了一場感人的聖誕團圓。 


 這是一位美國牧師敘述的真實故事。 


 上帝讓人團圓的方式實在大奇妙了! 


 人海茫茫,尋尋覓覓,唯有上帝知道在哪裡。 


 一個屋頂的裂縫,一對團圓的夫妻。 


 誰知道你或許就是下位見證奇蹟的人呢? 


 當你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不要意氣用事,更不要發怒或是悲傷, 


 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呢? 


 或許因為你的汽車被刮,碰到你生命中的另一半呢? 


 或許因為你考試沒考好,在新學校碰到你生命中的貴人呢? 


 又或許因為你被人誤會沒有動怒,而被老闆拔擢為主管呢? 


 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情,當不如你意的事情發生時,仔細觀察看看,或許神蹟就在不遠的前方! 


 永遠用正面積極的心,來面對你所遭遇的每一件事情! 


Wednesday, September 3, 2025

人類的身體是為了移動而演化的,不是為了靜止

那張一萬塊的人體工學椅,正在慢慢摧毀你。

這不是危言聳聽。

這是我花了三個月,試了五張頂級椅子,每天換八種姿勢,最後在物理治療師診間得到的血淚教訓。

我以為砸錢就能解決問題。

但我的背痛卻越來越失控。

那天,我終於受不了,去找了一位專門處理頂尖運動員和高階主管身體問題的物理治療師。

他聽完我的描述,只看了一眼我拍的辦公室照片,笑著說了一句讓我終生難忘的話。

他說,你最大的問題,就是太相信那張椅子了。

你的身體不是設計來給你坐的。

他解釋,人體工學最大的騙局,就是讓你以為有一個完美的坐姿。

事實上,沒有。

人類的身體是為了移動而演化的,不是為了靜止。

當你長時間保持任何一種姿勢,無論多麽標準,你的身體都在受損。

這就是姿勢凍結(Postural Freezing)。

你的肌肉會失憶。

你的髖屈肌因為久坐而縮短、緊繃,同時你的臀大肌會徹底關機,忘記如何發力。

他稱之為辦公室屁股。

接著,你的下背部為了代償,承受了所有壓力。

這就是你花大錢買了支撐,腰卻越來越痛的根本原因。

我問他,那我到底該怎麼辦?

他的回答.

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他說,人體工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你坐得舒服。

答案,竟然是要你坐得不舒服。

真正好的人體工學環境,不是一張完美的椅子,而是一個逼你不斷改變姿勢的環境。

這才是核心。

你的身體渴望的是變化,不是靜止的舒適。

他給了我三個最反直覺的建議:

1. 拋棄完美坐姿,擁抱動態坐姿

與其追求 90 度的完美角度,不如練習不斷地微調。

身體稍微前傾 5 分鐘。

換到後仰 10 分鐘。

翹個二郎腿(對,你沒看錯),然後 15 分鐘後換另一隻腳。

把重心從左臀換到右臀。

重點是,永遠不要讓你的身體在同一個姿勢下待超過 20 分鐘。

2. 讓地板成為你最好的椅子

每小時,給自己 5 分鐘的地板時間。

站起來,做幾個深蹲或弓箭步,重新啟動你的臀部肌肉。

或者更簡單的,直接坐在地板上回覆幾封 Email。

當你坐在地板上時,你的身體會自然而然地變換姿勢,因為沒有一個姿勢是能讓你舒服太久的。

這正是你的身體需要的。

3. 把你的環境遊戲化

把水杯放在需要站起來才能拿到的地方。

把印表機放在房間的另一頭。


設定一個每 30 分鐘就響一次的計時器,提醒你變換姿勢或站立。

創造一個讓你不得不動的系統,而不是依賴你的意志力。

意志力會耗盡,但系統會持續運作。

我走出診間時,腦子一片空白。

我過去幾個月的努力,完全搞錯了方向。

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產品來解決問題。

但真正的答案,卻是一個行為的改變。

我們被消費主義洗腦了。

以為昂貴的設備就是專業,以為花錢就能買到健康。

但真相是,最好的那張人體工學椅,是你根本不想坐下的那張。

你的身體,才是終極的解決方案。

從那天起,我賣掉了昂貴的椅子,換了一張最普通的辦公椅。

但我增加了兩樣東西:

一個 30 分鐘的計時器。

一張放在角落的瑜珈墊。

三週後,困擾我半年的背痛,消失了。

你今天,站起來幾次? 要站起來了嗎?


Monday, September 1, 2025

有趣的台灣地名

 有趣的台灣地名:



◎推三阻四➡️七堵

◎地層下陷➡️深坑

◎雙火雙水➡️淡水

◎開張大吉➡️新店

◎風光明媚➡️景美

◎被蚊子咬➡️艋舺

◎雨後春筍➡️新竹

◎成績優良➡️學甲

◎身懷六甲➡️大肚

◎一生無恙➡️永康

◎不良少年➡️太保

◎樂善好施➡️善化

◎農夫插秧➡️田中

◎天昏地暗➡️烏日

◎表揚善行➡️嘉義

◎不愁吃穿➡️金山

◎海水退潮➡️汐止

◎飲水思源➡️知本

◎清明祭祖➡️思源

◎沃野千里➡️豐原

◎朦朧山岳➡️霧峰

◎樹高聳天➡️雲林

◎四季如春➡️恆春

◎森林之王➡️泰山

◎世界和平➡️大同

◎豐年吉兆➡️瑞穗

◎還我河山➡️光復

◎和尚罷工➡️關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