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6, 2022

薑,還是老的辣!

 看了那麼多笑話,這個最好笑,又有智慧!


在養雞場裡,通常養一百隻母雞,只會養一隻公雞用於繁殖,畢竟公的又不會生蛋,買多了也沒用。


一天,養雞場主人又買了一隻新的年輕的公雞回來。因為他覺得原本養的老公雞老了,所以找個年輕的來幫忙。


老公雞看到這隻年輕的公雞就氣定神閒的說:『你來幹什麼!』

年輕的公雞很開心的說:『我....知道主人想法,主人喜歡我的年輕......老大哥我建議您可以去休息一陣子了吧.....』


『不要說了!』老公雞:『我就不信, 我比不上你這小子,不如⋯這樣吧!我們來比賽,你試著追我,如果跑不過我,你就給我乖乖離開;如果我跑輸你,我閉嘴,這一百隻母雞就交給你。』


年輕公雞說:『這樣所有母雞會認為我佔您便宜吧!』

老公雞說:『 誰勝誰負還不知呢?別高興太 早!你以為我在此打混九年是靠什麼生存下來,怎麼樣怕了吧!』

年輕公雞說:『 誰怕誰?』


於是,這隻年輕的公雞開始追著老公雞,在草地上奔跑了起來。


突然『砰!』一聲,牧場主人拿著槍把年輕的公雞斃了。嘴裡罵道:『哼!只會追著公雞跑!這已經是第三次買到同性戀的公雞了!』


薑,還是老的辣!

諧趣

 長得太矮怎麼辦?

讀書。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買不起房怎麼辦?

讀書。

書中自有黄金屋。


長得醜怎麼辦?

讀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不爱運動怎麼辦?

讀書。

讀萬卷書,如同行萬里路。


單身怎麼辦?

讀書。

書中自有颜如玉。


不想讀書怎麼辦?

找君子談話。

聽君一席話,

勝讀十年書。

🤣🤣🤣

Sunday, September 11, 2022

女王軼事

 今天有不少人轉傳這個女王軼事。這位是BuzzFeed記者David Mack。他說:「這篇依然是女王最經典的小故事」


受訪者是前任皇家侍衛官Richard Griffin。他在今年6月女王千禧慶典時對SkyNews轉述當年他和女王在巴爾莫勒爾宮(就是這次女王逝世之處)碰到美國觀光客的故事:


「⋯在宮外可以郊遊的地方,有兩名健行者向我們走來。女王一如往常停下來跟他們打招呼。他們是兩位來打工度假的美國人


很明顯地當我們停下腳步時,他們還認不出女王。那也沒關係啦


那位美國男士告訴女王他們從哪裡來、下一站要去哪裡、他們去過英國哪裡


我快要看出來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了。果然美國人就問女王:「那麼妳住在哪裡呢?」


女王說:「我住在倫敦,但我在小丘的那一頭有間度假屋。」美國人問:「那妳多常來這裡呢?」


女王回答:「我還是個小女孩時就一直來這裡,總共來了80多年了」


然後你可以看出美國人的腦筋在轉,他問:「如果妳80多年來都一直來這裡,那妳一定見過女王吧?!」


女王反應超快:「我倒是沒有,但他(指著侍衛官Richard )常常會見到女王!」


美國人就轉向我問:「哇你見過女王啊!女王是什麼樣的人呢?」我任職太久了所以我知道可以開開玩笑,我說:「她有時比較歹鬥陣😝,但還蠻有幽默感!」


下一刻美國人就把手臂搭在我肩上。我還沒領悟到發生什麼事,他就把照相機遞給女王說:「可以幫我們拍張照嗎?!」


然後他們交換位置,我也幫他們兩個跟女王合照。過程中我們都沒揭露事實。然後我們跟他們揮手道別


他們走了之後,女王跟我說:


「等他們回美國給朋友看照片的時候,我真想躲在他們的牆上當一隻蒼蠅(看他們的反應)。希望到時有人跟他們說這個女人是誰!」

***************************

https://video.twimg.com/amplify_video/1532703345579786241/vid/720x1280/vcKCbPG_z8fjtGr8.mp4

Monday, September 5, 2022

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


本文是麥克阿瑟將軍留給他的愛子亞瑟一筆最珍貴的資產?這篇祈禱詞是他在 南太平洋戰爭初期最絕望的日子裡寫下的。從這篇祈禱詞裡可以看出麥帥信仰的 虔誠,感情的真摯,以及文章的優美,令人百讀不厭,是千古不朽之作。


主啊!懇求你教導我的兒子,

使他在軟弱時,能夠堅強不屈;

在懼怕時能夠勇敢自持,

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

在光明的勝利中,仍能保持謙遜溫和。

懇求你陶冶我的兒子,

使他不要以願望代替實際作為

引領他認識你,同時讓他知道,

認識自己乃是真知識的基石。

主啊!我祈求你,

不要使他走上安逸、舒適之途,

求你將他置於困難、艱難和挑戰的磨練中,

求你引領他,使他學習在風暴中挺身站立,

並學會憐恤那些在重壓之下失敗跌倒的人。

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兒子,

求你讓他有一顆純潔的心,

並有遠大的目標;

使他在能指揮別人之前,

先懂得駕馭自己;

當邁入未來之際,永不忘記過去的教訓。

主啊!在他有了這些美德之後,

我還要祈求你賜給他充分的幽默感,

以免他過於嚴肅,還苛求自己。

求你賜給他謙卑的心,

使他永遠記得,

真正的偉大是單純,

真正的智慧是坦率,


真正的力量是溫和。

然後作為父親的我, 才敢輕輕說: 「我這一生總算沒有白白活著」,

阿們!

🙏❤️😇💒🛐🌺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s Prayer for His Son


Build me a son, O Lord, who will be strong enough to know when he is weak and brave enough to face himself when he is afraid; one who will be proud and unbending in honest defeat, and humble and gentle in victory.

Build me a son whose wishes will not take the place of deeds; a son who will know Thee—and that to know himself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knowledge.

Lead him, I pray, not in the path of ease and comfort, but under the stress and spur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Here let him learn to stand up in the storm; here let him learn compassion for those who fail.

Build me a son whose heart will be clear, whose goal will be high; a son who will master himself before he seeks to master other men; one who will reach into the future, yet never forget the past.

And after all these things are his, add, I pray, enough of a sense of humor, so that he may always be serious, yet never take himself too seriously. Give him humility, so that he may always remember the simplicity of true greatness, the open mind of true wisdom, and the weakness of true strength.

Then I, his father will dare to whisper, “I have not lived in vain. 


🙏❤️🛐🙇‍♂️ 

Friday, September 2, 2022

天黑得很慢

如果您已經60歲了,請你要耐心看完“[天黑得很慢]”這篇文章的摘錄,會讓你生命改觀,樂觀面對人生的。

這是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最近出版最新長篇小說,把老年人的人生的晚景說得非常透徹,句句擲地有聲,說到老人的心坎裡了!

以下文章摘錄

『人從60歲進入老境,到天完全黑下來,這段時間裡有些風景應該要記住。記住了,就會心中有數,不會慌張。
   
第一種風景,是陪伴身邊的人越來越少:
父輩、祖輩的親人大都已離你而去;同輩多已自顧不暇;晚輩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碌,即便妻子或丈夫也有可能提前撤走,陪伴你的,只有空蕩蕩的日子。你必須學會獨自生活和品嘗與面對孤獨。
   
第二種風景,是社會的關注度會越來越小:
不管以前事業曾經怎樣輝煌,人如何多有名氣,衰老都會讓你變成普通的老先生和老太太,當聚光燈不再聚焦著,你得學會安靜地呆在一角,去欣賞後來者的熱鬧和風光,而且需要去克服忌妒和抱怨的作祟。
       
第三種風景,是前行路上險情不斷:
骨折、心腦血管堵塞、腦萎縮、癌症等,都可能來拜訪你,想不接待都不行。你得學會與疾病共處,帶病生活,視病如友,不要再幻想身無一點疾病的安穩日子。保持良好心態,適當的運動,維持身體的健康,是你的任務,你得勉勵自己不斷努力。
   
第四種風景,是準備到床上生活,重新返回幼年狀態:
母親最初把我們帶來人世,是在床上;經過一生艱難曲折的奮鬥,最終還要回到人生原點…….床,去接受別人的照料。所不同的是,我們來時有母親照料,我們準備走時,不一定有親人照料。即使有親人,有的也遠不如母親。更多的可能是面帶微笑心裡厭煩的無親無故的護理人員。你得低調,甚至你得感恩。
        
第五種風景,是沿途的騙子很多:
很多騙子都知道老人們口袋裏有些積蓄,於是想盡辦法要把錢騙走,打電話、發簡訊、來郵件,試吃、試用、試聽,快富法、延壽品、開光式,總之,一心想把錢掏空。對此得提高警惕,捂緊錢包,別輕易上當,把錢花在刀口上。
       
第六種風景,就是要善待你的老伴(身旁好友/好伴):
說話處處要溫柔體貼,多關心對方,特別是你的丈夫、你的太太,他(她)是你人生的最後一筆存款,年過60歲了,指望兒女不行,孩子有自己的家庭,最後還是老夫妻相依為命。這把年紀了誰也不會再變心,只有怕失去對方。

天黑之前,人生最後一段路途的光線會逐漸變暗且越來越暗,自然增加了難走的程度。因此,60歲以後更要看透人生,盡情珍惜、享受人生,不要再去包纜社會、包攬子孫的鎖事。

更不要自以為是,倚老賣老,說起話來居高臨下,既傷人,又傷自己。人老了更要懂得尊重。同時,更要理解、看淡這最後的日子,做些心理準備,道法自然,泰然處之!』

這幾處風景,把老年人的人生的晚景說得非常透徹,句句擲地有聲,說到老人的心坎裏了!歡迎大家轉發給自己的老同學、老同亊、老戰友,共同安排好人生的最後一站吧!

人性

🍁 《只有規則和制度才能遏制人性的陰暗》 

🔺 1、據說盜墓一般要兩個人,比如打一個洞,其中一人下去取珠寶玉器,另一人上面用繩子系上來,但一開始,經常發生了拉繩人見財起異拋棄下面同伙而去的事。

於是演變為盜墓團伙以父子居多,但也發生了兒子扔下墓里親爹的事。

最後形成行規:兒子下去取貨,老子上面拉繩子,就再沒出現過把人落在墓坑的事。如果這算是制度建設的鼻祖,那麼不妨以賊為師。

🔺 2、德國有習慣,前面的人喜歡幫別人扶門,有人說德國民眾天生素質就高,其實也不盡然。

真正的原因是聯邦德國成立後,政府制定了一套規則,比如德國有法律規定,關門時不小心把人撞了,你得無條件賠償,還得幫人醫治。

這些規定都很具體,操作性很強。還有遵守交通規則、按秩序排隊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良好的行為就變成了習慣,這個社會就變得文明起來了。

🔺 3、二戰期間,美國空軍降落傘的合格率為99.9%,這就意味著從概率上來說,每一千個跳傘的士兵中會有一個因為降落傘不合格而喪命。

軍方要求廠家必須讓合格率達到100%才行。廠家負責人說他們竭盡全力了,99.9%已是極限,除非出現奇跡。

軍方(也有人說是巴頓將軍)就改變了檢查制度,每次交貨前從降落傘中隨機挑出幾個,讓廠家負責人親自跳傘檢測。從此,奇跡出現了,降落傘的合格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 4、有一段時間,英國政府雇傭私人船隻運送犯人,按照裝船的人數付費,多運多賺錢。很快弊端出現了: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

政府官員絞盡腦汁想降低罪犯運輸過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員上船監督,限制裝船數量等等,卻都實施不下去。

最後,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將付款方式變換了一下:由根據上船的人數付費改為根據下船的人數付費。船主只有將人活著送達澳洲,才能賺到運送費用。

新政策一出爐,罪犯死亡率立竿見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後來船主為了提高生存率還在船上配備了醫生。

🔺 其實,無論在組織還是社會里,好的制度,能讓壞人乾不了壞事;不好的制度,會讓好人變壞。

我們沒必要非要討論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合理的組織制度,必然是授權與監督同時存在的,既相信你的能力,又懷疑你的本性,但我要用制度來激發你性格中天使的一面,還要用制度來威懾你惡魔的一面。

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本性的好壞也是隨時而變的,只有在明晰了名分之下的責權利,再有一套組織制度去監督,這樣才能人盡其能,才會有一個和諧的環境。

人性有光輝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有句話說的好:不背叛,只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大,這種利誘大到一定程度,人性陰暗的一面就會被誘發。

⭕️ 千萬不要相信人性,因為只有規則和制度,才能讓人性的陰暗無處發揮。
(信仰呢?感情呢?)

🍁 再補充幾個例子:
🔺 例1:   兩人分西瓜
誰有拿刀分瓜權,都可能給自己划大些,給對方划小些(除非是父母對子女)。
於是規定:   一個人有權分瓜,另一個人有權先挑選。
問題解決了。

🔺 例2:   歐洲某國,議會有權通過給議員加薪的法律。
但規定,必須在下一屆議會任期方可實行。

🔺 例3:有一對夫妻遇到了死神。
死神說:"你們兩人只能活一個,你們猜拳吧,輸的就得死。"

最後,丈夫輸了……妻子抱著死去的丈夫說:"說好一起出石頭的,為什麼我出了剪刀,你卻出了布。"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人心。
算計別人,最後也就算計了自己。
當有些人想輸時,他卻贏了。

啟示:一直善良下去,你就贏了,做人還是厚道好!

🔺 例4:有個老木匠即將退休,老闆捨不得他,要他再建一座房子再走。老木匠雖答應,但心已不在工作上,用的是差料,出的是粗活。當房子建好,老闆說這就是他退休的禮物。

沒想到建的竟是自己的房子,他既羞愧又後悔。